导语:别被红酒瓶上“10年保质期”给骗了,真相没那么简单!看完不费酒
市场上常见的红酒,瓶身上一般都会标上“10年的保质期”,但是红酒的“保质期”真的是10年吗?如果“保质期”过了,那么里面的红酒真的不能喝了吗?
相信这两个问题已经困扰了不少喜欢喝红酒的朋友,今天小编就告诉大家:
别被红酒瓶上“10年保质期”给骗了,真相没那么简单!看完不费酒。
想要理清上述两个问题,就必须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一、红酒保质期由来
关于保质期的概念,基本上只有我国才有,国外是没有这一说法的。
所以从国外引进的红酒也必须依照我国《食品法》,统一在瓶身上设定保质期,最终决定的也就是现在常见的“10年保质期”。
以前我国对保质期是非常严谨的,直到后来才逐渐放宽条件,规定10度以上的酒水不用标注保质期。因为几乎所有的腐败菌在该条件下都无法存活,所以没有标的必要。
由此可见,10度以上的红酒在原则上可以不标注保质期。
但是为何明明已经放宽规定了,市面上还是有如此多红酒瓶上标有保质期?
主要原因在于:国人对食品安全的意识早已根深蒂固,没有保质期的产品消费者也不敢买,于是商家为了让红酒在市场上顺利流通,以及让消费者放心购买,就坚持标保质期。
二、“保质期”过了,还能喝吗?
虽然上面说到10度以上的红酒不存在保质期,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保质期”过了就可以喝,背后还涉及到红酒的“适饮期”问题。
葡萄酒类都有“适饮期”,但是尤以红酒为典型。因为红酒是用没去皮的葡萄酿造的,果皮中含有大量的单宁,单宁的口味是干涩的,但是氧化了就会转为利口的醇香物质。
单宁在橡木桶中发酵的时候就会部分转化,还有一小部分会留在装好的红酒瓶中,所以哪怕已经装瓶的红酒,也还需要继续转化单宁。
在转化过程中,红酒的酒体会越来越饱满,口感处在最为恰当的时候:“适饮期”。
这个“适饮期”也就是红酒瓶身上的“保质期”。
那么回到上述问题,答案是什么?
正确答案是:过了“适饮期”≠不能喝。
“适饮期”指的是最好喝的时候,过了只能说口感没那么好了,喝还是可以的,不过这跟时间、红酒品质等有关:品质越高,适合饮用的时间就越长。
一瓶红酒的“适饮期”跨度一般都是在1-2年到几十年不等,比如十几块钱一瓶的红酒,也就1-2年,“10年保质期”后可能就不能喝了,而82年的拉菲属于高品质红酒,即使放了几十年也可以喝,不过味道会有所下降。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以为过了“保质期”就不能喝了,然后就直接扔了,其实这是在浪费酒,所以真相没那么简单!看完不费酒。
那么什么时候的红酒是完全不能喝了?
首先,观察红酒木塞是否凸起。
如果木塞凸起,说明红酒变质厉害,已经产生了大量的气体,建议不要喝了。
其次,观察红酒的颜色。
如果红酒失去了原本靓丽的红宝石色,变为了暗淡的棕色或者咖啡色,抑或是出现白色的沉淀,说明严重变质,不能喝了。
最后,如果红酒出现了怪味,也别喝了。
总之,大家买回家的红酒尽量在“保质期”内喝完,毕竟这样才能喝到本该有的风味。
编辑人:橘子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