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微海安 记者在他出院的明细账单上看到:基本医疗保险报销.87元;作为建档立卡的低收入群体,民政救助.59元,江海健康扶贫基金补助.32元;按相关政策自费.21元,余下.05医院埋单。
采访当天,记者碰到墩头镇杜楼村81岁的村民周扣生,他的老毛病肺气肿又发作了,女儿周爱武在帮他办入院手续。就诊卡被插入挂号电脑后,屏幕上立即跳出“当前患者具备健康扶贫补助资格”的标签,意味着周扣生不用交押金,可直接住院。
“父亲前几天刚出院,今天又犯病,一年有医院度过的。”周爱武说。周扣生是建档立卡户,每次住院基本不花什么钱。她拿出上次住院结账单:5月7日-10日住院4天,花费.05元,其中基本医疗保险报销.72元,民政救助.4元,健康扶贫基金补助97.14元,医院减免.87元,自己只掏.91元。
墩头镇中心卫生院院长唐平说,凡建档立卡的低收入人群住院,不论费用多少,最后病人出院时最多只付总费用的10%,经过各种报销后仍高于10%的部分,由医院承担。医院对病人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杜绝“小病大治”。“不过,虽然精打细算,但有时碰到特殊病人,医院不得不贴钱。”唐平透露,前不久一位病人因肺气肿继发多脏器感染,必须用高档抗生素控制,再加上各种检查,医院一下子贴进去0多元。今年前4月,医院共接受74人次低收入人群住院,总共补贴1.9万元。
海安市卫健委副主任季永东告诉记者,海安共有建档立卡的低收入农户9户人。虽然目前医保、慈善救助、大病保险等报销力度挺大,但百姓如果患上癌症、白血病等慢性病,不仅丧失劳动能力,还需要长期康复治疗,扣除各种医保报销费用后,个人仍需自付不少钱,足以让一个家庭跌入贫困深渊。为此,海安推出“5+1”医疗救助保障模式,让这部分群体在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商业补充保险、慈善救助5项优惠政策后,还可再享受医疗总费用6%的补助,补助资金来自去年底筹建的“江海健康扶贫基金”,目前总盘子达万元。凡海安建档立卡的低收入患者,医院住院治疗,无论花费多少,最终出院时病人只需支付总费用的10%,医院承担。如果患者连10%也承担不起,可直接出院回家,3年内分期还清。
医院承担?季永东解释说,一方面,医院避免过度医疗。海安市政府安排50万元专项资金,对控费较好、医院,按每收治一例贫困家庭病人给予元奖励,相反则倒扣元。另一方面,引导常见病、多发病患者家门口就医,节省医保资金和医疗资源。
季永东坦言,有奖有罚,医院有动力收治低收入病人,医院倒贴钱。墩头中心卫生院今年前4月倒贴1.9万元,年底,医院获得的专项资金补助肯定远远超过这笔钱,否则这项新政就不可能持久。
南通市卫健委副主任陈莉说,对海安的“5+1”医疗救助保障模式,南通正在总结经验,一旦条件成熟,将在全市推广。
来源:新华日报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点击发布招聘求职、房屋租赁等海安同城信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