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气肿是中老年人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症状为肺脏终末支气管远端部分过度充气膨胀,导致肺组织弹力减退和容积增大,它的常见病因是慢性支气管炎和支气管哮喘。
肺气肿患者常感到气短、呼吸吃力,稍一活动就上气不接下气,这是因为气道狭窄、阻力增大,肺泡弹性组织被破坏、弹性下降,加上呼吸肌(主要是膈肌)功能减退,导致二氧化碳在肺泡内潴留和体内缺氧。目前临床上所用消炎、祛痰、解痉等药物效果不明显,但健身运动疗法却效果显著,能改善通气功能,使患者气促缓解,活动耐力提高。以下是具体的操作方法,有此症状的中老年患者不妨一试。
深吸慢呼在不感觉费力的情况下逐渐增大呼吸运动幅度,减慢呼吸频率,使呼吸效率得以提高,憋闷和气促等不适可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反复锻炼15~30分钟,每日2次。
腹式呼吸要求呼气时尽量收缩腹部,吸气时腹部尽量挺出。腹式呼吸锻炼除具有深慢呼吸的生理作用外,尚有助于协调呼吸肌的活动,增强膈肌功能。反复锻炼15~30分钟,每日2次。
缩唇呼气用鼻吸气,同时使胸部上抬,而呼气时将口唇缩成圆筒状缓慢呼气,胸部回复,自行调节呼吸频率、呼吸深度。缩唇呼吸可提高换气效率,减少呼吸消耗。反复锻炼15~30分钟,每日2次。
吸末停顿缓慢吸气,在吸气末做一个停顿,停顿时间约占呼吸周期的1/4,然后再徐徐呼气,停顿有助于改善换气功能。反复锻炼15~30分钟,每日2次。
胸部震颤取坐位,左、右两手分别置于胸廓右、左侧(距腋下3~4厘米),从上至下,稍用力做快速轻巧的震颤动作,持续1~3分钟。
胸部拍打取坐位,右手五指并拢,用手指和手掌拍打左胸部,自胸侧向下、向内、向上,最后至锁骨下区,轻轻拍打3~5遍,然后换左手同法拍打右胸。
胸部轻擦取坐位,用右手掌轻擦左胸部,左手掌轻擦右胸部,以乳部为中心,在周围做环形摩擦,两侧各持续1~3分钟。
行走疗法有每日步行~1米。开始时以自己能适应的速度走一段,然后加快步行速度走中间一段,最后用慢速走完剩下的一段。
陈海/图
点击“阅读全文”,直接订阅最新《医药养生保健报》
白癜风可以治好么治疗白癜风最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