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慢阻肺?
“慢阻肺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疾病,以进行性发展、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为特征。人们常说的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大部分属于慢阻肺。”专家介绍,目前慢阻肺很难治愈,也没有特效药,只能在医生指导下坚持长期药物治疗,以使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所以,更要重视预防。
专家强调,了解慢阻肺的症状,有助于早期发现治疗。
1咳嗽:出现长期反复咳嗽,且越来越严重,初起咳嗽呈间歇性,早晨较重,以后早晚或整日均有咳嗽,但夜间咳嗽并不显著。轻者仅在冬春季节发病,夏秋季节咳嗽减轻或消失;重症四季均咳,冬春加重。还有少部分有明显气流受限的症状,但无咳嗽。
2咳痰:咳嗽后通常咳出少量灰白色黏液痰,部分患者在清晨较多,合并感染时痰量增多,常有脓性痰。少数病例咳嗽不伴咳痰。
3呼吸困难:早期仅于劳动时出现,后逐渐加重,以致日常活动甚至休息时也感觉气短。
4喘息和胸闷:部分患者特别是重度患者有喘息、胸部紧闷感。
5食欲不振状态差:慢阻肺晚期患者可出现食欲不振、体重减轻、精神状态非常差等症状,咳痰带血。
莫因“慢”而忽视危害
慢阻肺中的“慢”,不是指疾病危险性小、程度轻,而是指疾病长期存在。而也正是因为慢阻肺是一种慢性病,相当一部分患者认为没什么大不了的,症状加重时就吃点药,没什么感觉时就停药。其实,这是一种认识上的误区。
慢阻肺从发病到形成,明显的症状一般要经过5-10年,这期间病情可能‘不动声色’。5年、10年之后,会形成比较严重的症状,人一旦患上慢阻肺,受损的肺功能就很难恢复到正常水平。在疾病稳定期长期规律地用药治疗,可以预防病情加重或急性发作,减少发作频率,降低严重程度,从而延缓疾病进展。
早期预防尤为重要
哪些原因容易导致慢阻肺?导致慢阻肺发病的很大一个原因就是环境因素。从大环境来说,有因空气污染出现的粉尘;从小环境来讲则有职业粉尘,比如做石棉、开山采矿、建筑等工作时,周围环境中粉尘弥漫。吸烟也是诱发慢阻肺的重要原因,吸烟量越大、吸烟时间越长、烟雾吸入气道越深、开始吸烟年龄越早,患慢阻肺的危险性就越大。另外,冬季空气里有很多病毒、细菌,容易造成呼吸道感染,也是导致慢阻肺发病的重要原因。如果有家族病史的人,也要引起重视。
由于目前慢阻肺不能治愈,所以,更要重视预防。专家建议市民,多进行户外运动,以增强体质,避免吸烟。这是预防慢阻肺最经济、最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手段。此外,长期吸烟人士、常处于空气污染环境者以及有家族病史的慢阻肺高危人群,医院进行肺功能仪器常规检查。
“诊断越早,治疗效果越好。”专家强调,如果一旦患了慢阻肺,必须采取戒烟、加强营养、康复训练、预防感冒、增强身体免疫力、坚持稳定长期的药物治疗等综合治疗措施。
患者饮食中的“一忌”和“一益”
对于慢阻肺患者来说,在饮食方面有“一忌”和“一益”,即应少吃高碳水化合物(各类谷物、面食等主食),多喝水。这是因为在产生相同热卡时,碳水化合物比脂肪产生更多的CO2,在慢阻肺患者中,由于存在通气功能障碍,不能有效的通过通气功能来排出CO2,就有可能促发呼吸衰竭。同时,由于慢阻肺患者需要的能量比一般人要高,每日饮食摄入能量应在千卡以上,因此慢阻肺患者在补充能量时应特别注意糖脂比例,不要过多摄入高碳水化合物。
较为理想的饮食结构比为:碳水化合物占50%-60%、脂肪20%-30%、蛋白质15%-20%.此外,慢阻肺患者除了需要补充各种营养元素,缓解呼吸肌疲劳之外,水分的摄入也很重要。这主要是因为慢阻肺患者普遍存在营养不良,而营养不良可引起呼吸肌疲劳,致使咳嗽排痰无力,呼吸困难及气促可加剧了水分的丢失,而体内缺水将导致痰液粘稠,不利于排出。患者需要大量补水,每日至少饮水8--12杯,使水分总量达到ml-ml左右,这样能够促使痰液稀释,利于咳出,从而改善咳嗽、咳痰症状。
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均衡
在慢阻肺患者日常饮食中,一般不需要特别忌口,除注意避免高碳水化合物(各类谷物、面食等)饮食以及多喝水以外,同时可适当增加蛋白质的摄取。通常建议慢阻肺患者多选择优质蛋白,如牛奶、鸡蛋和瘦肉等。蛋白质供给量可按每日1.2-1.5克/公斤体重计算,每日喝1杯牛奶,吃1个鸡蛋和2-3两瘦肉能有效促进肌体修复。
另外,蔬菜如白菜、萝卜、西红柿、黄瓜、茄子、菠菜中富含多种维生素,可提高肌体代谢能力,增进食欲,保护肺部及血管等组织功能。新鲜水果如苹果、香蕉、梨、橘子等,能补充水分及电解质,有利于维持内环境稳定。
营养康复有利于改善COPD患者免疫功能
慢阻肺一种全身性疾病,不仅累及肺脏,还可以引起全身的不良效应,营养不良就是其中一种。营养不良可对肌体产生很多不利影响并影响慢阻肺患者的预后,而营养康复能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患者的抗感染能力,结合其他康复训练(呼吸训练、氧疗等),能恢复呼吸肌功能,改善呼吸肌的强度及耐力,降低慢阻肺患者的死亡率。
治疗白癜风的专家白癫疯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