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医学认为,冬令进补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新陈代谢,使得畏寒的现象得到改善。冬令进补还能调节体内的物质代谢,使营养转化的能量最大限度地贮存于体内,有助于体内阳气的升发,为来年的身体健康打好基础。俗话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就是这个道理。
量身定制
三辨三调
中药膏方虽说膏方是冬季滋补调养的好选择,目前市场上也有很多成品膏方出售,但要达到好的效果还是应该“一人一方”。开具一剂辩证精确、配伍严谨的膏方,对医生的专业要求非常高,得根据服膏者的体质、年龄、病史等对症开方。医院邀请的资深中医专家团队,涵盖中医内科、心血管病、呼吸、脾胃病、肝胆疾病、肾脏病、妇女儿童疾病、肿瘤等多个专科领域。我院膏方以“三辨”、“三调”为最大特色,针对膏方服用者的中医体质、亚健康类型及某些慢性疾病的不同情况,采用“辨证、辨病、辨体质”相结合的诊断方法,来辨识其个体特点。根据“三辨”结论,采取“调补、调理、调治”的方法开具膏方,对阴阳、气血不足等虚弱体质的人群进行“调补”,对亚健康人群进行“调理”,对慢性疾病病情稳定的患者进行“调治”,为每一位膏方服用者“量身定制”个性化方案。膏方适合哪些人群?
1.慢性病患者;
2.亚健康人群;
3.基于中医体质辨识的体质偏差的调治;
4.注重养生和抗衰老需求的中老年人群;
5.大病、大手术和大创伤后的康复期;
6.更年期妇女;
7.易感人群;
8.体质弱的儿童。
膏方的作用
1.补虚扶弱
凡气血不足、五脏亏损、体质虚弱或因外科手术、产后以及大病、重病、慢性消耗性疾病恢复期出现各种虚弱症状,均应冬令进补膏方,能有效促使虚弱者恢复健康,增强体质,改善生活质量。
2.抗衰延年
老年人气血衰退,精力不足,脏腑功能低下者,可以在冬令进补膏滋药,以抗衰延年。中年人,由于机体各脏器功能随着年龄增加而逐渐下降,出现头晕目眩、腰疼腿软、神疲乏力,心悸失眠,记忆减退等,进补膏方可以增强体质,防止早衰。
3.纠正亚健康状态
膏方对调节阴阳平衡,纠正亚健康状态,使人体恢复到最佳状态的作用较为显著、在节奏快、压力大的环境中工作,不少年轻人因精力透支,出现头晕腰酸、疲倦乏力、头发早白等亚健康状态,膏方可使他们恢复常态。
4.防病治病
针对患者不同病症开列的膏方确能防病治病,尤其对于康复期的癌症病人,易反复感冒的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在冬令服食扶正膏滋药,不仅能提高免疫功能,而且能在体内贮存丰富的营养物质,有助于来年防复发,抗转移,防感冒,增强抵抗力。
膏方怎么吃?
服用膏方,一般由冬至“一九”到“九九”为止,可服用2-3个月。每日可1-2次,每次1-2匙,用开水冲溶后服用。膏方空腹服用较佳,但如消化功能不佳者也可饭后服用。为了防止膏方霉变,膏方启用后要及时放入冰箱,用专用汤匙取膏,以防霉变。
膏方不含防腐剂,稍不注意就会有霉变,造成浪费,因此,必须妥善保管。可以放于冰箱或阴凉干燥的地方,不要放在炎热潮湿的环境中,应备一个专用调匙,用后擦干,放于其他地方,下次使用时再取出,不要放于膏方内,以免带入湿气。
服用膏方注意事项
1.新近患有感冒、咳嗽之人,宜暂时停服;
2.肠胃不适者,应停服一二日,若腹胀可冲服陈皮水;
3.已明确怀孕后,不建议继续服用膏方;
4.急性病和有感染者、慢性病急性发作者,暂停服用。
5.膏方是针对个体情况、体质状态而制定的,必须在医生指导下选择服用。
6.膏方不宜与常服药同时服用,可间隔1~2小时。
7.服药期间还需“忌口”,一般应忌食生冷、油腻、辛辣等不易消化及有特殊刺激性的食物;
8.服滋补性膏方时,不宜过量饮茶;
9.某些膏滋药还忌食某些食物,如含人参的膏,忌吃生萝卜;含首乌的膏,忌猪、羊血及铁剂。
特聘膏方专家介绍
钦丹萍
主任中医师教授
浙江中医院消化内科教授,主任医师,浙江省中青年名中医,任浙江省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学会中西医结合消化病分会常委、中国雷公藤研究会委员、国家自然基金项目评审专家、国家药物评审专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标准化项目专家、中医消化疾病诊治指南共识意见专家、《中华脾胃病学》副主编、《世界华人消化杂志》《医院》等杂志编委、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中医内科》编委等工作。
擅长: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治以及中医内科疾病及疲劳综合症的调治。
坐诊时间:年12月10日(周一)
坐诊地点:中医院门诊三楼中医馆
院内膏方专家介绍
徐煌
主任中医师
丽水市首届名老中医,从事中医临床工作40多年,擅长内、妇科疾病的中医诊治。中医膏方主要病种:高血压,脑出血、梗塞后遗症,肺气肿,脂肪肝,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帕金森氏症,睡眠障碍,干燥综合征,颈腰椎病。月经不调,不孕不育,产后病及体虚调理,子宫小型肌瘤,更年期综合征,中年妇女调经保巢等。
坐诊时间:周一至周五全天
坐诊地点:门诊楼三楼中医馆
李学源
主任中医师
浙江省第二批基层名中医培养对象,庆元县首届名医师,兼任浙江省中医药学会体制分会委员、浙江省中医药学会营养与食疗分会委员、丽水市中医药学会理事、庆元县中医药学会副会长,从事中医内科,眼耳鼻喉科临床工作25年,能熟练运用中医、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中医内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杂症,对呼吸道疾病、脾胃病及颈椎病、腰腿痛等风湿性疾病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是中医体质辨识、冬令膏方养生保健具有独特专长。
坐诊时间:周一至周五全天
坐诊地点:门诊楼二楼五官科门诊
办公室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