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在三九,热在三伏”
冬天问题,现在调理正合适!
三伏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也是一年之中补充人体阳气最佳的时节,正是“驱寒固本,冬病夏治”时。
冬病夏治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一个重要特色,中医认为“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人体的阳气与自然界的阳气相接,夏季三伏的时候人体阳气最为旺盛、气血通畅、皮肤腠理松弛、毛孔张开,此刻予以艾灸、推拿、穴位敷贴等中医疗法,可以达到前所未有的渗透,真正的借助了自然界的力量来祛除体内的陈寒,最大限度地以阳克寒,达到标本兼治、预防保健的功效。
“三伏敷贴疗法”,又称“天灸”疗法,是根据中医“冬病夏治”、“夏病冬防”理论,总结古今名医临床经验,将中药贴敷于人体穴位的一种治疗方法。有调整阴阳,防止旧病复发及减轻急性发作症状的作用。
小儿脾常不足,夏季养脾最适宜中医讲小儿脾常不足,小孩子的脾非常娇嫩,发育不完善,很容易受到损伤。因为过食寒凉,过度喂养,抗生素滥用,频繁输液,导致之脾胃虚寒。长夏(阴历6月、阳历7~8月)属土,人体五脏中的脾也属土,脾应于长夏,因而长夏是健脾、养脾、治脾的关键时期。
儿科三伏贴防感健脾贴:
所有肺脾肾不足及免疫力低下引起的疾病,主要用于防治呼吸道疾病、过敏性疾病及胃肠道疾病如支气管哮喘,反复感冒,肺炎,急慢性支气管炎、咽炎、扁桃体炎,过敏性鼻炎、慢性湿疹、消化不良、泄泻等。对成人肺气肿、肺心病、慢阻肺等症有辅助治疗作用,可减轻咳喘症状,减少发作。
妇科三伏贴痛经贴:调经止痛
暖宫贴:温经通络,行气止痛
调经贴:疏肝理气,调理冲任
孕前调理贴:益肾健脾,疏肝理气
女性炎症贴:清热利湿,化瘀止痛
护乳贴:疏肝理气,活血祛瘀
根据不同疾病特点,分不同证型,辩证取穴,对于妇科疾病配合三伏灸可以更好提高疗效。
年敷贴时间:
伏前加强贴:7月05日—7月15日
初伏常规贴:7月16日—7月25日
中伏常规贴:7月26日—8月05日
闰中伏常规贴:8月06日—8月14日
末伏常规贴:8月15日—8月24日
每一伏的第一天,是敷贴的最佳时机,但若是错过了这天,无论伏间哪天贴,也都是可以的,只要在接下来的每伏对应的日子贴敷就行。
万安三伏贴七月清凉价仅需39.9元/4次▼
贴敷注意事项:
1.皮肤有创伤、溃疡、感染、皮肤疾病者禁忌敷贴;
2.颜面五官部位、关节、心脏和大血管附近慎用敷贴;
3.孕妇、2岁以下儿童、糖尿病患者、结核病、艾滋病或其它传染性疾病慎用敷贴;
4.发热性疾病、出血性疾病、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者慎用;
5.短时间内敷贴即起大量水泡、皮肤对药物或敷料成分过敏者不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