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肺气肿病因
肺气肿表现
肺气肿检查
肺气肿诊断
肺气肿治疗
预后保养
肺气肿预防
您的位置:肺气肿 > 肺气肿表现 > 秋季药膳 >

秋季药膳

秋季养生分阶段早中晚不同药膳保健康

秋季三个月,从立秋开始到立冬前一天止。中医认为,秋主收,燥为秋之主气。阳气渐收、阴气渐长、景物萧条、空气干燥,这给人体带来较大影响,所以有“多事之秋”的说法。秋季养生也分早中晚,所以养生保健也应随气候的变化而采取不同的对策。……

  秋季药膳养生早中晚各不同

  初秋:湿热重,防暑降温要继续

  初秋时期,盛夏的余热未消,天气仍然十分炎热,故有“秋老虎”之说。天气以湿热并重为特点。中医将这个时期称为“长夏”,而长夏“六淫”之邪的主气就是“湿”。所以,这个时期的养生仍需重视防暑降温,及时补充水分,还应特别注意防止湿热、寒湿之邪侵袭机体。可以多吃清暑祛湿的食物,如黄瓜、豇豆、西兰花、鸭肉、莲藕等。

  推荐药膳:葛根荷叶瘦肉汤

  材料:猪瘦肉克,鲜葛根克,鲜荷叶15克,精盐适量。

  做法:猪瘦肉洗净,切小块,葛根去皮洗净,切块。荷叶洗净。把全部用料一同放入砂锅内,加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小火煮1小时,加精盐调味即成。有清热祛暑、健脾益气的功效。

  中秋:养阴要防燥,润肺益胃肠

  “白露”过后,雨水渐少,天气干燥,昼热夜凉。这个时期的气候特点是“燥”邪当令,而燥邪最容易伤肺伤胃,所以养生重点是养阴防燥,润肺益胃。这个时期人的汗液蒸发快,因而常出现皮肤干燥,皱纹增多,口干咽燥,干咳少痰,甚至会毛发脱落和大便秘结等。所以,室内要保持一定湿度,同时注意补充水分,避免因剧烈运动、过度劳累等耗散精气津液。

  推荐药膳:洋参荸荠饮

  材料:西洋参10克,荸荠50克,白糖30克。

  做法:将西洋参浸透切片;荸荠洗净,去皮,切碎。将西洋参、荸荠放入炖杯内,加入清水约毫升,放入白糖,置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炖煮25分钟即成。有益气生津、除燥热的功效。

  晚秋:防燥又防寒,情绪要乐观

  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中秋节过后,秋风萧杀,天气渐凉,甚至会气温突降,寒潮来临,最容易引发慢性气管炎、肺气肿、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脑血管疾病也特别容易在这个时期诱发与加重。故养生重点除仍需预防燥邪损伤外,还必须防止寒邪伤人,并重视耐寒锻炼。但老年人和平素患有各种慢性宿疾者,则应该注意防寒保暖,防止“冻”出病来。要特别注意调整情志,避免不良精神刺激,培养乐观情绪,保持内心宁静。

  推荐药膳:奶汤炖甲鱼

  材料:甲鱼一个、鲫鱼3条、火腿片、香菇片适量。

  做法:甲鱼洗净焯水后放入炖锅中,加入火腿片、香菇、姜蒜;鲫鱼洗净后,锅内加猪油,将鲫鱼过油煎,加水、姜葱,用大火煮至浓白;将鲫鱼汤倒入炖锅中,同甲鱼继续煎煮一小时,加入盐、味精调味。甲鱼有滋阴凉血益气的作用,秋冬时节吃甲鱼,对身体有补益。

秋季养生要食补推荐几款实用的秋季养生药膳

秋季天气转凉,而且十分干燥,如果没有做好相关的饮食调理,容易患上秋燥、感冒、咳嗽等疾病,那么为了预防疾病和做好养生工作,那么秋季吃什么比较好呢?下面为大家介绍实用秋季养生药膳推荐,供大家了解

  秋季吃什么药膳能养生

  雪梨银耳羹

  雪梨2个、银耳50克、冰糖克。雪梨切片,银耳泡软时去掉硬根。锅内加水,放入梨、银耳、冰糖,煮半小时,即可食用。益气、滋阴、止咳,预防秋季燥咳。阴血虚体质更宜。

  蜂蜜蒸百合

  百合克,蜂蜜30克。将百合和蜂蜜拌匀,蒸熟。不时含数片,嚼食、咽津。补肺、润燥、清热,适用于肺热烦闷,或燥热咳嗽、咽喉干痛等症。

  甘蔗山药粥

  新鲜甘蔗榨汁约~毫升,山药50克,粳米50克。用蔗汁与山药、粳米一同煮粥。本粥清热生津、养阴润燥,适用于热病恢复期或津液不足所致的心烦口渴、肺燥咳嗽、大便燥结等。

  鲜虾烩冬瓜茸羹

  鲜虾仁(即已去头壳)克、冬瓜0克、鸡蛋2个、生姜2片。冬瓜洗净,去皮、瓤,切为碎粒,盛于锅内加少许酒、盐蒸透,取起,起油镬下姜片爆香,加入清水0毫升(6碗量),下冬瓜,武火滚沸,加入湿马蹄粉,转为文火,下虾仁,以及下半勺的鸡蛋白,再转为中火,虾仁熟便调入适量食盐和生油即可。下少许胡椒粉,亦汤亦菜,为3~4人量。

秋季养生药膳有哪些

 一、五行养肺粥

  配料:黑豆、绿色、红豆、小米、粳米等量。枸杞子18克、百合30克。白木耳10克、红枣8-10个。

  说明:黑豆黑色入肾、绿豆绿色入肝、红豆红色入心、小米黄色入脾、粳米白色入肺。百合入肺,安魄养神。枸杞入肝。木耳入肺,红枣养脾胃。

  二、天门冬粳米粥

  材料:天门冬15-20克,先煎取浓汁,然后和粳米30-60克合煮成粥,再加入冰糖少许。

  说明:天门冬实际是归肺经和肾经,养阴润燥,清火生津,味甘苦,是寒性的。它可以调合五脏胃气。

  三、养颜冬瓜汤

  材料:沙参12-15克,黄芪30克,麦冬10克,先煎取汁。加入冬瓜约-克,再炖约半小时,早晚各服一碗。

  说明:沙参是养阴清肺,益胃生津。黄芪补气升阳、利水消肿,治疗肺气虚、气血两不足。麦冬养阴润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烦。

  四、当归炖仔鸡

  当归30克、沙参12克,枸杞子15克,香菇4-6个,母鸡一只,鲜姜3-5片。母鸡先用热水汆烫以后,再与中药一起炖煮两个小时。

  说明:当归是归心、脾、肝经,补血活血,止痛润肠,补血养气,和胃止痛。沙参能够入肺。

  五、秋收保健茶

  枸杞子15克、沙参10克,麦冬12克,木香6克,山楂12克,乌白一个,滚水冲泡。

  功效:润肺补肾,开胃补气,养颜降压,降胆固醇。

  温馨提示:以上就是为大家介绍的五种秋季常见病的食疗配方。大家不妨试一试。相信会有不错的效果。

秋季吃陈皮山药理气镇咳解秋乏

陈皮是一味传统中药,它能理气健脾、止咳化痰,对因秋燥咳嗽的人来说格外有用,此外山药可主治肺虚咳嗽,此外,山药还含有丰富的钾和碳水化合物,搭配陈皮使用不但对于秋季高发的咳嗽有良好的辅助治疗效果,更能够帮大家缓解秋乏不适。

陈皮山药

食材:山药克,奶油话梅4枚,枸杞子、九制陈皮适量,水、食盐、白砂糖、白醋适量

做法:

1、将话梅取出,用刀将话梅的核剔出,九制陈皮剪成小块后放入较大的容器中,用开水将话梅和陈皮浸泡,加入一勺盐和白砂糖,自然冷却后加白醋继续腌制;

2、山药去皮洗净后切成三段后切条状,在盐开水中浸泡5分钟捞出冷却;

3、将山药浸泡在调制好的话梅陈皮水中,入冰柜冷藏2个小时后捞出装盘,将枸杞子点缀一下后即可食用。

一、秋季抵抗秋乏,注意能量坚持补钾

“春困秋乏夏打盹儿,睡不醒的冬三月”,是人们说爱瞌睡的人的口头禅,秋乏是一种非常自然的现象,夏去秋来,气候由炎热变得凉爽宜人,人体出汗也明显减少,人的机体进入到了一个周期性的休整阶段,水盐代谢开始恢复平衡,人的心血管系统的负担也得到缓解,消化系统功能也日渐正常,而这个过渡阶段人感觉到的机体疲劳就被称为“秋乏”。

钾是人体中的重要微量元素之一,它肩负着维持细胞内、外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平衡,维持神经肌肉兴奋性等重要功能,当人体缺乏钾的时候,人就很容易出现一系列肌肉无力、低血压、精神不佳等现象,严重还可能出现心律不齐甚至致命。山药中富含钾元素,加上山药中富含碳水化合物,《本草纲目》说它有补中益气,强筋健脾等滋补功效。因此对于秋乏的人群来说,吃点山药有助于抵抗秋乏。

二、陈皮山药可缓解咳嗽痰多,秋季食用更适合

中医认为,山药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可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常用于脾虚食少,久泻不止,肺虚喘咳,肾虚遗精,带下,尿频,虚热消渴等症。而陈皮性温,味辛、苦,入脾经、胃经、肺经,可理气健脾,燥湿化痰,临床使用陈皮多治痰湿不化、胸膈满闷、咳喘痰多、痰白粘稠。因此如果秋季因为感冒等原因造成咳嗽痰多,不妨搭配山药、陈皮食用,有助缓解痰多咳嗽等症状,更适用于在养肺的秋季食用。

秋季进补养生药膳要分人

进入秋季之后,气温逐渐降低,人们烦躁情绪也随之平静。此时你千万不要因为金秋的美景而忽略自己的养生。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此时进补十分合适。药膳养生是不错的养生方法,我们在秋季要少吃姜、葱、辣椒等辛味食物,多吃酸、咸味食物,如大麦、黑豆、豇豆、鸭子、海带等。

秋季进补养生药膳要分人

金形人:西洋参荸荠生津润燥

饮食调养:适合具有生津润燥、益气养阴消暑功效的食物,如丝瓜、百合、薏苡仁、胡萝卜、荸荠、西红柿、葫芦瓜等。

药膳可选择“洋参荸荠饮”:西洋参10克,荸荠50克,白糖30克。将西洋参浸透切片;荸荠洗净,去皮,切碎。将西洋参、荸荠放入炖杯内,加入清水约毫升,放入白糖,置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炖煮25分钟即成。有益气生津,去除燥热的功效。

木形人:大麦益气补肝阴

饮食调养:宜多吃具有健脾益肾补肝、消暑生津功效的食物,如大麦、黄花菜、菜花、西兰花、苦瓜、水蜜桃、菠萝、葡萄等。

药膳可选择“大麦芽汤”:大麦芽50克,冬瓜克,陈皮25克,猪瘦肉克。大麦芽、陈皮洗净;冬瓜去皮洗净,切块;猪瘦肉洗净,切小块。上述用料一同放入沙锅,加适量清水,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熬煮1~2小时。有清热消暑,理气健脾的功效。

水形人:南瓜黄瓜清暑祛湿

饮食调养:多吃益气养肝、清暑祛湿的食物,如南瓜、黄瓜、豇豆、西兰花、椰菜、鸭肉、黑豆等。

药膳可选择“玉米须猪苓牛肉汤”:玉米须60克,猪苓30克,泽泻10克,生薏苡仁60克,陈皮5克,黑豆50克,牛肉克,生姜10克,大枣10枚,精盐适量。将牛肉洗净,切成小块;其他用料洗净。全部用料一同放入沙锅,加适量水,小火煮2小时,加精盐调味即成。有清暑利湿,健脾益气的功效。

火形人:清热祛暑别放松

饮食调养:宜多吃消暑生津、益气养肝的食物,如冬瓜、番茄、菠萝、香蕉、草菇、葛根、鸭子、蕨菜等。

药膳可选择“葛根荷叶瘦肉汤”:猪瘦肉克,鲜葛根克,鲜荷叶15克,精盐适量。猪瘦肉洗净,切小块;葛根去皮洗净,切块;荷叶洗净。把全部用料一同放入沙锅内,加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小火煮1小时,加精盐调味即成。有清热祛暑,健脾益气的功效。

土形人:玉米须可祛湿健脾

饮食调养:宜吃具有益气消暑生津、清热祛湿的食物,如冬瓜、鸭肉、荠菜、茭白、苦瓜、葛根、莲藕、玉米、水蜜桃、绿豆等。

药膳可选择“白玉猪小肚”:猪小肚克,白茅根60克,玉米须60克,大枣10枚,盐、生姜粉各适量。将猪小肚去净肥脂,切开用盐、生姜粉拌擦后用水冲洗,放入开水锅内煮15分钟,取出在冷水中冲洗。把白茅根、玉米须、大枣洗净。全部用料放入开水锅内,大火煮沸后,小火煨3小时,调味后即成。有清热祛湿,健脾益气的功效。

秋季药膳须分时段初秋以防湿热为重

秋季三个月,从立秋开始到立冬前一天止,包括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六个气节。中医认为,秋主收,燥为秋之主气,而秋季养生也分早中晚。每个阶段的气候各有特点,所以养生保健也应随气候的变化而采取不同的对策。

初秋:防湿热为重

初秋时期,天气以湿热并重为特点,此时应特别注意防止湿热、寒湿之邪侵袭机体,可多吃清暑祛湿的食物,如黄瓜、豇豆、西兰花、鸭肉、莲藕等。

药膳:葛根荷叶瘦肉汤

材料:猪瘦肉克,鲜葛根克,鲜荷叶15克,精盐适量。

做法:将猪瘦肉洗净,切小块,葛根去皮洗净,切块。荷叶洗净。把全部用料一同放入砂锅内,加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小火煮1小时,加精盐调味即成。有清热祛暑,健脾益气的功效。

中秋:养阴要防燥

“白露”过后,雨水渐少,天气干燥,昼热夜凉,此时特点为“燥”邪当令,易伤肺伤胃,所以养生重点是养阴防燥,润肺益胃。

药膳:洋参荸荠饮

材料:西洋参10克,荸荠50克,白糖30克。

做法:将西洋参浸透切片;荸荠洗净,去皮,切碎。将西洋参、荸荠放入炖杯内,加入清水约毫升,放入白糖,置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炖煮25分钟即成。有益气生津,除燥热的功效。

晚秋:防燥兼防寒

中秋节过后,秋风萧瑟,天气渐凉,甚至会气温突降,寒潮来临,最容易引发慢性气管炎、肺气肿、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脑血管疾病也特别容易在这个时期诱发与加重。故养生重点除仍需要预防燥邪损伤外,还必须防止寒邪伤人,并重视耐寒锻炼。

药膳:鲫鱼汤炖甲鱼

材料:甲鱼一个、鲫鱼3条、火腿片、香菇片适量。

做法:甲鱼洗净焯水后放入炖锅中,加入火腿片、香菇、姜蒜;鲫鱼洗净后,锅内加猪油,将鲫鱼过油煎,加水、姜葱,用大火煮至浓白;将鲫鱼汤倒入炖锅中,同甲鱼继续煎煮一小时,加入盐、味精调味。甲鱼有凉血滋阴益气的作用,在秋冬时节吃甲鱼,对身体有补益。









































白癜风中医
白癜风怎么治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pdehq.com/fqzbx/66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