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来自法国的单中心回顾性研究表明,肺气肿患者在双肺移植术后,一半可在手术室拔管,拔管后给予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即可。
研究者指出,在手术室拔管的这种策略并不需要额外占用重症监护室(ICU)医疗资源。
这项研究纳入96例肺气肿双肺移植术后患者,术中麻醉采用全身静脉麻醉联合胸部硬膜外镇痛。
研究者报告,55%的患者在手术室拔管,其中1例需要重新置管,其余45%的患者在ICU中拔管。
在手术室拔管的患者中术前肺动脉高压患病率、术中体外膜肺氧合(ECMO)支持需求、出血和体外修复供肺的比例均较低。
手术结束时,与在ICU拔管的患者相比,在手术室拔管的患者的血氧分压/吸入氧气分数(PaO2/FiO2)比值较高[(–)vs(–),P=0.],术后ECMO支持需求较少,机械通气时间以及在ICU停留的时间[5(4–7)dvs12(8–20)d,P0.]较短,术后72小时3级原发性移植物功能障碍的比例较低[5(9%)vs11(26%),P=0.]。
参考文献:ValentinaAssenzo,CristinaAssenzo,RosalindaFilippo,etal.Thefeasibilityofextubationintheoperatingroomafterbilaterallungtransplantationinadultemphysemapatients:anobservationalretrospectivestudy.EuropeanJournalofCardio-ThoracicSurgery,Published:23May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