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肺气肿病因
肺气肿表现
肺气肿检查
肺气肿诊断
肺气肿治疗
预后保养
肺气肿预防

原创父亲与切割线

赣西萍乡,大年三十有扫墓的习俗。

当日,天空下着细雨,我来到上栗老家的一处山头上,这里是父亲生前挑好“安居”的地方。站在墓前,我点燃香烛纸钱,摆上鱼肉碗筷,开始为九泉之下的父亲斟酒……

父亲出生于年,在安源煤矿当了一辈子矿工,退休后支气管出现问题,并越来越严重,最后形成肺气肿,肺功能只有18%。每次一旦感冒,父亲喘气异常困难,生不如死。这样熬了近10年时间,年5月中旬,父亲肺部大面积感染,在医院ICU做了气切,抢救了半个月,最终驾鹤西去。

经过了生死,才懂得珍惜。父亲走后,在很久一段时间里,我一直在痛心疾首问自己:我们想尽了办法,怎么就留不住你?

那时候,我的车载音乐里,有一首庄心妍的歌曲《以后的以后》,歌词开头是“风决定要走,云怎么挽留”。我非常不解的是,这应该是一首情歌,但每次听到这句歌词,我就会情绪崩溃潸然泪下……父亲就像一阵风,他走了,不会回来了,任凭你怎么挽留。

有几次,我驾车等红绿灯时,听到这句歌词,一时控制不了突如其来的情绪,当即伏在方向盘上泪流不止。

父亲没有患病前喜好饮酒,特别是年轻时,喝个一斤白酒,没有一点问题。我记忆当中,父亲除了酒量好,力气也特别大。

大概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某个正月,大家还在串门拜年。到中午饭点,父亲留着大家在家吃饭,自然免不了要喝点酒。父亲老实本分,又热情好客,族人都喜与他往来。桌上一番推杯换盏,几个回合下来,父亲又喝多了。

当时,我家还住在村里的老祠堂里,因为准备盖新房子,父母年前就将我家门前的泥巴地整平了,做好模子摆上钢筋,浇筑了多根混凝土长梁。

大家吃饱喝好后,在我家门口或坐或站,不知谁说了一声:“谁要是将这根水泥梁一端抬起来,我就出10块钱给他。”

30多年前的春节,没有今天这么多七七八八的节目,但年味和人情味却浓得化不开,这种即兴找乐子的事多得不得了。所以,这个提议引来众人起哄,大家摩拳擦掌,拼尽力气也要赚到这10块钱。

然而,一根水泥梁重达千斤,一般人是抬不起的。所以大家信心满满站在水泥梁一端,蹲腿、运气、双手抱梁,起抬……结果,没有一个人成功抬起,全部泄气败了下来。

随后,有人开始叫我父亲的名字,点名要他试一下。父亲喝多了,醉意正浓,他二话不说,走到水泥梁的一端,下蹲、运气、抱梁、起抬,啊地一声,将重达千斤的水泥梁一端抬了起来,定格了几秒后才脱手放下。

此后,我不但觉得父亲酒量好,而且力气大。

记得父亲60岁那年,他还爬过武功山,又特意圆梦去北京瞻仰了毛主席遗容。在登武功山那天,我们一群亲友当中,算他年龄最大,但父亲好胜,总是走到前面,并第一个登上金顶。后来,身体越来越不行,人生落幕之际,父亲几近生不如死。每次我回乡下,母亲会跟我说,她经常听到父亲埋怨自己“死又不得死”。

年5月中旬,父亲再次感冒,喘气愈发困难,我从乡下接到他,医院。

安源煤矿是萍矿的下属单位,在父亲的心里,萍矿就是他的单位,医院有感情,每次病了,医院,医院,没有用药,父亲的病就好了一半。

然而,父亲这次发病,来势异常凶险——车至火车站门口的跃进路时,父亲已经坚持不住,呼吸极度困难,连连呕吐……

住院几天后,父亲病情稍微稳定。因为要上班,那些时日,医院陪护。

一日,母亲打电话跟我说,早前买的卷状卫生纸不好用,要我买那种有切割线的卷纸。我当时很纳闷,后来我知道,父亲病情缓和时,医院外面走一走,舒缓一下心情。父亲平生爱干净,经常要用卷纸擦手擦脸。因此,母亲外出散步时,就会将卷纸放在父亲床边。然而,我前期买的卷纸不是那种有切割线的,加上是原浆纸,韧性非常好,因此每次撕下一段纸巾,气若游丝的父亲都要费很大的劲。而有切割线的卷纸,父亲撕起来则容易得多。

很快,我买了一大包带有切割线的医院。走进病房时,母亲可能是医院,已将那些没有切割线的卷纸,一段一段地撕好了,整整齐齐码成一叠,放在父亲的床头。

看着这种情形,我心酸不已,曾经双手能抬起千斤大梁的父亲,如今却无力撕下一段纸巾;曾经这么强壮的一个人,就这样经不起岁月的折腾?

随后的几天,父亲病情加重,肺部严重感染,父亲知道ICU患者全身插管的情景,所以一直不肯进ICU。医生找到我说,如果积极治疗,就应该立即上ICU,做气切手术抢救,这样有可能保住生命,如果继续住在普通病房,情况非常危险,命都可能保不住。

最后,还是母亲做了思想工作,父亲答应了进ICU。凌晨1点,在医护人员的陪护下,父亲被推进了ICU。此时,发烧的父亲思维已不清醒,突然对我们说“家里来了客人,快去炒几菜……”

既然我们选择进ICU积极治疗,我们当然同意气切,但匆忙之中,令我没有想到的是,气切后的父亲再也开不了口说话,而且无法脱离呼吸机……

父亲在ICU抢救了约半个月,每次我们探视时,医生会调整镇痛药剂量,尽量让他醒过来,让他认得我们,让他有能力用手势与我们交流。短暂探视后,我们离开ICU时,父亲总是努力侧过头,目送我们离开,他眼睛里的痛苦和难舍,令我们走出ICU后便掩面而泣……

年5月底,父亲离开了我们。因为一直没有脱离呼吸机,父亲上ICU之前的“家里来了客人,快去炒几菜……”,成了与我们的永别之言。

一个人经历了生离死别,对人生、对幸福、对健康会有更深层次的认知。对于像你我一样的普通人,人生不就是一个“从健壮如牛到最后撕不断一段纸巾”的过程吗?

所以,好好爱,好好活,好好珍惜,健康快乐过好当下,显得尤为重要。

观察君A



转载请注明:http://www.pdehq.com/fqzzl/1297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