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周会定期更新不同的课程,每篇文章基本在10分钟之内的阅读时长。以后还会陆续更新对应课程的视频教程,让大家更快的掌握到知识。
二、呼吸系统一气体交换站
(一)婴儿呼吸系统解剖特点
呼吸系统包括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完成气体交换的一系列器官。具体地说,呼吸系统包括传送气体的呼吸道和进行气体交换的肺。
婴儿呼吸系统解剖特点
1鼻:婴儿的鼻腔相对短小且窄,鼻黏膜柔嫩并有丰富的血管,感染时鼻黏膜充血肿胀,致使鼻腔狭窄,甚至闭塞。婴儿不会张口呼吸,鼻塞会导致其烦躁不安、呼吸困难和抗拒吮乳。
2泪管和咽鼓管:婴儿的鼻泪管短,开口接近于内毗部,其瓣膜发育不全,因而鼻腔感染常易侵入结膜囊引起炎症。婴儿的咽鼓管较宽,并且直而短,呈水平位,而鼻咽腔开口处较低,故咽部炎症易侵入中耳,引起中耳炎。
3喉:婴儿的喉腔窄,声门狭小,软骨柔软,黏膜脆弱,黏膜下组织较疏松,有丰富的淋巴组织和血管,轻度炎症也易发生喉头狭窄而出现呼吸困难、声音嘶哑,严重者可发生窒息。
4气管、支气管:婴儿的右侧支气管较垂直,异物较易进入。气管及支气管管腔较成人狭窄,软骨柔软,缺乏弹力组织,黏膜极柔弱,有丰富的血管。黏液腺分泌不足而较干燥,黏膜纤毛运动差,不能很好地清除微生物及黏液,易发生感染;炎症致使管腔变得更窄,引起呼吸困难。
5肺脏:在新生儿时期,气管、支气管和毛细支气管壁层均相对较薄,肌肉及结缔组织较少,以后发育主要为肌肉组织的增加使管壁增厚。婴儿肺脏富有结缔组织,弹力组织发育差,血管丰富而含血较多,含气较少。肺间质发育旺盛,肺泡数量较少,故感染时易被黏液堵塞引起炎症,并易发生肺部胀气、肺气肿、肺后部下坠等。
6胸廓:婴儿的胸廓较短,前后径相对较长,呈圆筒状,肋骨呈水平位。胸腔较小,肺脏相对较大,几乎填满整个胸腔,加之呼吸肌发育较差,肌张力差,呼吸时胸廊运动不充分,肺的扩张受限制,气体交换不能充分进行。呼吸困难时,不能加深呼吸,只能增加呼吸次数,以改善肺内气体交换不足,但补益不大,易发生缺氧症状。以后随着年龄增长,开始站立、行走,脉肌下降(3岁以后下降至第5肋),肋骨逐渐倾斜,胸部形状才逐渐接近成人。
(二)婴儿呼吸系统生理特点
1.呼吸道具有调节温度的作用
上呼吸道黏膜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网,呼吸时能使吸人的空气加温接近体温,还可以加湿再进入下呼吸道。
2.黏膜纤毛具有清除作用
支气管以上部位的黏膜上皮细胞均有纤毛运转系统,具有清除功能,对防止感染、维持正常功能非常重要,一旦吸人微生物或颗粒,可利用其摆动排出体外。
3.肺回缩力的特点
婴儿肺回缩力与胸廓回缩力较成人小,故肺处于膨胀状态。若需氧量增加,由于缓冲气量较少,易发生换气不足。
三、心血管系统一一人体运输管道
(一)婴儿心血管系统解剖特点
1.心脏
婴儿时期心脏体积较成人稍大,但其与身体的比较随年龄的增加而下降。新生儿心脏约重20~25克,占体重的0.8%;1~2岁达60克,较新生儿时期增加两倍多,占体重的0.5%。出生后第一年心脏增加最快,7~9岁及青春期增长速度再次加快。
2.大血管
新生儿大血管的弹力纤维少,故弹力不足,以后血管壁渐厚,弹力纤维增多,12岁时大血管的发育成熟程度才与成人相同。
(二)婴儿心血管系统生理特点
婴儿出生时心脏的迷走神经发育尚未完善,交感神经占优势,故迷走神经中枢紧张度较低,对心脏抑制作用较弱,而交感神经对心脏作用较强。至5岁时,心脏神经装置开始具有成人的特征,10岁时完全成熟。年龄越小,心律及血流速度也越快。婴儿血循环时间平均12秒,学前期儿童需15秒,以后则需18~20秒。
下期课程内容预告:消化系统和泌尿系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