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3月24日是第25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在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不断向好的情况下,另一种与新冠肺炎的发热、咳嗽症状类似,同样是通过飞沫传播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肺结核,也需要我们的重视与宣传。结核病也是当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今年的活动主题是:“携手抗疫防痨、守护健康呼吸”。我们呼吁大家继续团结一心、共同携手普及传染病防治知识,强化个人是健康第一责任人的意识,积极为消灭新冠肺炎疫情、遏制结核病流行而不懈努力,并为消除这两种传染病的危害、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助力前行。
如何发现肺结核?
肺结核的临床症状在发病早期多不典型,病情轻的可以毫无症状,有症状的病人表现也不尽相同,所以具有下列症状应警惕肺结核的发生。
①无明显诱因出现:易倦、乏力、食欲不振和体重减轻等症状;②反复发作或迁延不愈的“伤风”、“感冒”;③咳嗽、咯痰持续两周以上,查不出原因;④痰中带血丝,或咯血;⑤长期低热。有以上症状者应到结核病防医院就诊以排除肺结核。
结核病如何
感染、发病和传染
结核病的传染源主要是痰涂片阳性的肺结核排菌病人,有了传染源,结核菌还必须通过一定途径才能传染给别人。肺结核病人主要通过咳嗽或打喷嚏等把含有结核菌的飞沫散播于空气中,健康人吸入含有结核菌的飞沫可受到结核菌的感染。
结核病传染的程度主要受结核病人排菌量、咳嗽症状以及接触的密切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家庭内父母或祖父母等长辈有结核病,儿童较易受到结核菌的感染。
健康人受到结核菌感染后,不一定发生结核病。是否发生结核病,主要受到两种因素的影响,即受到感染结核菌毒力的大小和身体抵抗力高低的影响,结核菌毒力强而身体抵抗力又低则容易发生结核病。
怎样预防肺结核传染没有治疗过的结核病人是最危险的传染源,而结核病患者一经接受药物治疗其传染性可迅速降低。因此,搜寻、发现和及时治疗新发生的结核病人,是预防结核病的头等重要工作。
不随地吐痰,事情虽小,对预防结核病却关系极大。应该把痰吐在痰盂、痰盒或纸巾手帕里,经过高温或药物消毒后才能消除痰的传染性。
儿童时期接种卡介苗,是预防结核病的有效手段。有效的卡介苗接种对人群的保护力可达75%以上。按时进行卡介苗的复种,可以使免疫力强化。
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预防结核病的有效方法。房间要经常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应注意劳逸结合,要有足够的营养和睡眠,还要有适当的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这样可以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
肺结核病人的家庭隔离肺结核病人在家中要实行隔离,戴口罩。肺结核病人是散布结核病的根源,所以要把病人安置在一定环境中,病人的分泌物,用具等均须与健康人分开.
1、最好给病人一间空气流通,阳光充足的房间。如无条件者,病人可单独睡一床,注意经常开窗通风。
2、病人被服要经常用日光暴晒消毒,病人痊愈后,房间要进行彻底消毒。①加热或煮沸。结核菌经度煮沸后立即死亡,食具等可用此法消毒。②空气消毒。肺结核患者住的房间或办公室可以采用紫外线灯照射方法消毒。③用阳光或紫外线照射。结核菌对阳光和紫外线都非常敏感,对一些衣物、被褥、书籍等可以用阳光或紫外线照射消毒。④消毒剂。5%的84消毒液5分钟可以杀死结核菌,可用于痰液等消毒。
3、病人应减少与他人接触,尽量不要到公共场所去。
指导专家韩淑荣肺病科主任,主任医师
黑龙江省呼吸专科医联体常务委员、黑龙江省基层呼吸联盟常务委员、医院协会呼吸分会委员。
肺病科、呼吸内科
年及年先后2医院、北京医院进修学习。擅长诊疗支气管哮喘,肺气肿,间质性肺炎、肺纤维化,慢性支气管炎、不明原因慢性咳嗽、肺心病及支气管扩张,肺栓塞、呼吸衰竭、感染性休克等。
孙龙全肺病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
肺病科、呼吸内科
擅长诊疗支气管哮喘,肺气肿,间质性肺炎、肺纤维化,慢性支气管炎、不明原因慢性咳嗽、肺心病及支气管扩张,肺栓塞、呼吸衰竭、感染性休克等。
胡振波肺病科副主任医师
肺病科、呼吸内科
擅长诊疗支气管哮喘,肺气肿,间质性肺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咳嗽、肺心病及支气管扩张,肺栓塞等呼吸系统疾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