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肺气肿病因
肺气肿表现
肺气肿检查
肺气肿诊断
肺气肿治疗
预后保养
肺气肿预防

董氏奇穴丨特效穴整理

坐骨神经痛的特效针法

穴位:在手背虎口、拇指与食指叉骨间,即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接合处。与重仙穴通。

解剖:浅层分布手背静脉,桡骨神经浅枝。深层分布正中神经的固有掌侧指神经、肺支神经、心及肾神经。

取穴:握拳取穴,在拇指与食指叉骨间,第一掌与第二掌接合处。可透重仙穴。

针刺法:直刺一—二寸,可透刺重仙穴。亦可向外斜刺二—三寸。

肺气不足引起的肺炎、肺气肿、肺癌的特效针法

穴位:在手背虎口、拇指与食指叉骨间,即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接合处。与重仙穴通。

解剖:浅层分布手背静脉,桡骨神经浅枝。深层分布正中神经的固有掌侧指神经、肺支神经、心及肾神经。

取穴:握拳取穴,在拇指与食指叉骨间,第一掌与第二掌接合处。可透重仙穴。

归经:入心肺大肠经。

穴性:通经活络,清调肺气,通降肠胃,通气清瘀。

穴位:手掌朝上,当腕横纹正中央下五分偏外侧五分,腕豆骨下是穴。即食指与中指叉口直上腕横纹处下五分。

解剖:正中神经、肾之神经、肺支神经。

取穴:手掌朝上,同穴位。

归经:入肝、肾两经。

穴性:泻肝解毒,疏经镇痛。

针刺法:直刺三—五分。

脊椎骨增生压迫神经痛的特效针法

穴位:手掌朝上,当腕横纹正中央下五分偏外侧五分,腕豆骨下是穴。即食指与中指叉口直上腕横纹处下五分。

解剖:正中神经、肾之神经、肺支神经。

取穴:手掌朝上,同穴位。

归经:入肝、肾两经。

穴性:泻肝解毒,疏经镇痛。

针刺法:直刺三—五分。

针感:酸胀痛感。

急慢性肠炎的特效针法

穴位:在尺骨内侧,距腕豆骨横纹三寸。

解剖:尺骨动脉之背枝、尺骨神经、肝支神经、肾副神经。

归经:入胆及肠经。

穴性:疏洩肠腑。

针刺法:直刺三分—一寸。

针感:酸胀感直达手指。

脾气暴躁、干活旺盛的特效针法

穴位:手掌面食指第一节正中央内侧三分处。即中间穴内侧三分处。

解剖:固有掌侧指神经、肝神经。、

取穴:掌心向上,当食指第一节正中央(即中间穴)内侧三分处是穴。

归经:入肝经。

穴性:疏肝理气,活血去风。

针刺法:五分针,直刺二—四分。

针感:局部酸胀疼痛感。

如有不懂联系

角膜炎、眼睛酸痛的特效针法

穴位:在食指与中指叉口之中央点处。

解剖:桡骨神经浅枝,肺分支神经、肾之副神经。

取穴:当食指与中指叉口之中央点处是穴。

归经:入肾经。

针刺法:直刺二寸。从叉口进针至两掌骨间端。握拳后从叉口进针。

针感:局部酸胀麻电感。

急慢性胃炎、久年胃病的特效针法

穴位:手掌于大拇指第一掌骨之外侧骨下。

解剖:针经过反肤、皮下组织、通过拇指外转肌而达到拇指对立肌外侧,正中神经分枝、脾分支神经、肾分支神经。

取穴:在拇指第一掌侧外侧下陷处后一寸为土水三穴。

归经:入肺肾经。

穴性:理脾胃,调理中焦,清宣肺气,通经活络。

针刺法:沿骨下直刺五分—一寸半。

针感:酸胀感。

气喘、扁桃腺炎的特效针法

穴位:手掌于大拇指第一掌骨之外侧骨下。

解剖:针经过反肤、皮下组织、通过拇指外转肌而达到拇指对立肌外侧,正中神经分枝、脾分支神经、肾分支神经。

取穴:在拇指第一掌侧外侧下陷处后一寸为土水三穴。

归经:入肺肾经。

穴性:理脾胃,调理中焦,清宣肺气,通经活络。

针刺法:沿骨下直刺五分—一寸半。

针感:酸胀感。

尿道炎的特效针法

穴位:手掌面食指第二节中央外开三分上一分半处。

解剖:固有掌侧指神经,心脏及六腑神经,肝分支神经。

取穴:掌心向上,当食指第二节中央偏外侧三分上一分半处是穴。

归经:入胃、肾二经。

穴性:理胃和肠,清理下焦。

针刺法:五分针,直刺二—三分。或以三棱针点刺出血,如刺出黄水神效。

肺炎、肺癌、肺气肿、感冒、咳嗽、气喘的特效针法

穴位:手掌虎口下一寸,在大拇指掌骨与食指掌骨之间,与手背大白穴相通。

解剖:有桡骨神经、桡骨动脉、肺分支神经。

取穴:掌心向上,当大拇指掌骨与食指掌骨之间,虎口下一寸处是穴。可与大白穴相通。

归经:入肺经。

穴性:疏风解表,清泄肺气。

针刺法:直刺一—二寸。治小儿疾患以三棱针刺出血特效。

针感:酸胀疼痛感。

穴位:火陵上一寸五分为火山。

解剖:浅层分布桡侧皮静脉的分枝,和后前腕皮神经的分枝,深层有骨间动、静脉与后骨间神经,肺分支神经、心副神经。

取穴:手背朝上平伸,从手腕横纹中央上二寸五分处取之。亦即外关穴上五分处。其它见穴位。

归经:入三焦经。

穴性:宣导气血、通络止痛。

针刺法:直刺五分—一寸五分。

针感:酸胀感。有时会上下扩散至指、肩端。

支气管扩张的特效针法

穴位:手掌面食指第一节正中央外侧三分下二分半,即大间穴下二分半处。

解剖:固有掌侧指神经、肺及心脏分支神经、六腑神经。

取穴:掌心向上,当食指第一节正中央外侧三分下二分半处,即大间穴下二分半。

归经:入心肺二经。

穴性:宣肺化痰、通经活络,清热镇痛。

主治:吐黄痰、支气管扩张、支气管炎、角膜炎、麦粒肿、疝气特效、心悸、胸闷、膝盖痛、腹胀气、小儿气喘、疳积、扁桃腺炎、肠炎。

针刺法:五分针,直刺二—四分,或以三棱针扎出血,治气喘、支气管炎、小儿肺炎特效。

针感:局部酸胀疼痛感。

的特效针法

穴位:手掌面食指第一节正中央外侧三分下二分半,即大间穴下二分半处。

解剖:固有掌侧指神经、肺及心脏分支神经、六腑神经。

取穴:掌心向上,当食指第一节正中央外侧三分下二分半处,即大间穴下二分半。

归经:入心肺二经。

穴性:宣肺化痰、通经活络,清热镇痛

针刺法:五分针,直刺二—四分,或以三棱针扎出血,治气喘、支气管炎、小儿肺炎特效。

针感:局部酸胀疼痛感

的特效针法

穴位:手掌面食指第一节正中央外侧三分之二分半处。大间穴上二分半处。

解剖:固有掌侧指神经、肺及心脏分支神经、六腑神经。

取穴:掌面向上,取食指第一节外上方,大间穴直上二分半是穴。

归经:入心肺二经。

穴性:宣肺止咳、清肿止痛。

针刺法:五分针,直刺二—四分。或以三棱针扎出血,效果与上间穴同。

针感:局部酸痛微胀感。

的特效针法

穴位:手掌面食指第一节正中央。

解剖:固有掌面侧指神经,肺及心脏分支神经,六腑神经。

取穴:掌心向上,当食指第一节正中央。

归经:入心肺二经。

穴性:调心气、宽胸利膈。

针刺法:五分针、直刺、针深二—三分。

针感:局部有酸痛感及微胀感。

应用:左病取右,右病取左。

穴位:手掌第四、五掌骨之间处。手解二穴上五分为上高穴,手解二穴上一寸半为下高穴。

解剖:正中神经浅枝、尺骨色、很精分枝、肾脑神经。

取穴:同穴位。

归经:入肾胃经。

穴性:疏经调气,理脾和肠。

针刺法:直刺二—八分。

应用:上高穴配下高穴为治疗腹膜炎之特效穴。同时具有促进脑神经皮质素分泌之作用,故又可以增高,下针二十次约可增高五—十公分,超过二十岁以后,效果较小。

的特效针法

穴位:手掌第四、五掌骨之间处。手解二穴上五分为上高穴,手解二穴上一寸半为下高穴。

解剖:正中神经浅枝、尺骨色、很精分枝、肾脑神经。

取穴:同穴位。

归经:入肾胃经。

穴性:疏经调气,理脾和肠。

针刺法:直刺二—八分。

应用:上高穴配下高穴为治疗腹膜炎之特效穴。同时具有促进脑神经皮质素分泌之作用,故又可以增高,下针二十次约可增高五—十公分,超过二十岁以后,效果较小

急慢性小肠炎的特效针法

穴位:手掌第四、五掌骨之间处。手解二穴上五分为上高穴,手解二穴上一寸半为下高穴。

解剖:正中神经浅枝、尺骨色、很精分枝、肾脑神经。

取穴:同穴位。

归经:入肾胃经。

穴性:疏经调气,理脾和肠。

针刺法:直刺二—八分。

尿道炎、膀胱炎的特效针法

穴位:手掌面食指第二节中央偏外侧三分下一分半处,即浮间穴下三分处。

解剖:固有掌侧指神经、心脏及六腑神经、肝分支神经。

取穴:掌心向上,当浮间穴下三分处是穴。

归经:入胃、肾二经。

穴性:理胃和肠,清理下焦。

针刺法:五分针,直刺二—四分。或以三棱针点刺出血。如刺出黄水神效。

的特效针法

穴位:手掌,小指第二节外侧三分线上。

解剖:尺骨神经皮下浅枝,肾之神经。

取穴:水清二穴—当掌面小指第二节正中央外侧三分处是穴。

水清一穴—在水清二穴下二分处是穴。

水清三穴—在水清二穴上二分处是穴。

针刺法:直刺一分—二分。

针感:局部酸胀疼痛感。

心脏性风湿病的特效针法

穴位:手掌面中指第一节正中央内侧三分下二分半处。

解剖:固有掌侧指神经、心脏神经、肺分支神经。

取穴:掌心向上,当中指第一节中央内侧三分下二分半处是穴。

归经:入心肺二经。

穴性:调心安神,疏心气,清包络。

针刺法:五分针,直刺二—四寸,或以三棱针刺出血。

针感:局部酸胀疼痛感。

的特效针法

穴位:手掌朝上,于小指掌骨与无名指掌骨之间,握拳时小指尖所触之处。距掌指横纹一寸为手解一穴。手解一穴上五分为手解二穴。

解剖:五脏敏感神经,正中神经。

取穴:掌心向上,同穴位。

针刺法:直刺二—八分。针下立解,或以三棱针出血即解。

针感:酸胀麻痛电感。

的特效针法

穴位:手背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之间,距灵骨穴一寸。可透重子穴。

解剖:此处为第一手背侧骨间筋、有桡骨动脉、桡骨神经、肺支神经。

取穴:手握拳当拇指与食指间横纹尽头向外一寸是穴,即灵骨穴下一寸处。

归经:入肺经。

穴性:发汗解表,清肺宽胸,清理上焦,肃肺疏表,理气化瘀

针刺法:直刺五分—一寸半。或以三棱针治小儿气喘、发高烧、肺炎特效。

针感:酸胀麻电感。

的特效针法

穴位:手掌朝上,于小指掌骨与无名指掌骨之间,握拳时小指尖所触之处。距掌指横纹一寸为手解一穴。手解一穴上五分为手解二穴。

解剖:五脏敏感神经,正中神经。

取穴:掌心向上,同穴位。

归经:入心经。

穴性:调和气血,通经活络,镇静安神。

针刺法:直刺二—八分。针下立解,或以三棱针出血即解。

针感:酸胀麻痛电感。

的特效针法

穴位:手背于无名指掌骨与小指掌骨之间,距指骨与掌骨连接处上五分。

解剖:手背静脉网,尺骨神经动脉,与手背分枝、肾分支神经。

取穴:握起拳头,当第四、五手骨之间,指关节上方五分处是穴。

归经:入肾膀胱经。

穴性:疏经活络,利水消肿,利道下焦。

针刺法:直刺五分。

针感:酸胀麻电感

的特效针法

穴位:手掌于大拇指骨与食指之间,与手背灵骨穴相通。

解剖:桡骨神经浅枝、正中神经、肺分支神经、心分支神经。

归经:入肺经。

穴性:清泄肺气,疏风解表。

针刺法:直刺一—二寸。治小儿疾患以三棱针刺出血特效。

针感:酸胀痛感

的特效针法

穴位:手背小指掌骨外侧下缘,手腕横纹下一寸五分处。

解剖:此处为小指外转筋、有腕骨背侧动脉与支脉、尺骨神经、肾分支神经。

取穴:手背侧面,当小指掌骨外侧,距手腕横一寸五分处是穴。

归经:入肾经。

穴性:滋肾利尿,通肾镇痛

针刺法:直刺五分—一寸。

针感:局部酸胀感

的特效针法

穴位:手掌朝上,当中指与无名指叉口上二分半为三齿一穴;中指与无名指叉口上五分为三齿二穴;中指与无名指上七分半为三齿三穴。

解剖:正中神经浅枝、脾胃神经。

取穴:同穴位。

归经:入肾胃神经。

穴性:调理脾胃,清泻止痛。

针刺法:直刺二—四分。或以三棱针点刺出血。

针感:酸胀感

的特效针法

穴位:手背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之间,距灵骨穴一寸。可透重子穴。

解剖:此处为第一手背侧骨间筋、有桡骨动脉、桡骨神经、肺支神经。

取穴:手握拳当拇指与食指间横纹尽头向外一寸是穴,即灵骨穴下一寸处。

归经:入肺经。

穴性:发汗解表,清肺宽胸,清理上焦,肃肺疏表,理气化瘀

针刺法:直刺五分—一寸半。或以三棱针治小儿气喘、发高烧、肺炎特效。

针感:酸胀麻电感。的特效针法

穴位:手掌,小指第一节外侧三分线上。

解剖:尺骨神经皮下浅枝,肾之神经。

取穴:分水二穴—掌心向上,当小指第一节正中央点(即太阳一穴)偏外侧三分处是穴。

分水一穴—在分水二穴下二分处是穴。

分水三穴—在分水二穴上二分处是穴。

归经:入肾经。

穴性:调下焦气,除湿浊,利水消肿。

针刺法:直刺一分—二分。

针感:疼痛微酸胀感。

的特效针法

穴位:在上臂肱骨内缘与肱二头肌间凹陷处,肘窝横纹上三寸五分。

解剖:二头膊筋之旁,桡骨副动脉,头静脉及内膊皮神经,肺之副神经,心之分支神经,肝之副神经。

取穴:手捂胸取穴,肘窝横纹直上三寸五分贴骨下取之,即十四经之五里穴上五分处是穴。

归经:入肺、胃、脾经。

穴性:通经活络,调理脾胃、宣肺利喉

针刺法:直刺五分—一寸五分。针深五分治感冒气喘、针深八分治臂肿、针深一寸二分治肝、胆、脾病。

针感:酸胀感。

的特效针法

穴位:内金穴位于肘窝横纹上二寸,分金穴上五分处。

解剖:有肱二头肌、上臂皮下神经、正中神经之分布区、有肱动脉、头静脉、心之分支神经、肺之分支神经。

取穴:分金穴手捂胸取穴,当上臂肱骨之下部中央,去肘窝横纹一寸五分处是穴。其它见穴位取穴。

归经:入肺经。

穴性:清素肺气

针刺法:直刺五分—一寸五分。可采倒马针法。

针感:酸胀感。

子宮炎、卵巢炎的特效针法

穴位:其门在手背,在桡骨上缘,手腕横纹正中央上二寸靠内侧一寸处。

解剖:桡骨神经、正中神经、肺支神经、六腑神经。

取穴:其门在手背虎口朝上,当桡骨上缘手腕横纹正中央二寸偏内侧一寸处是穴。其它见穴位。

归经:入大肠、膀胱经。

穴性:行气导滞、清泻下焦。

针刺法:直刺无效。针向外斜刺与皮下平行约十五度刺一寸半。

针感:酸胀微麻感。

的特效针法

穴位在四花中穴向外横开一寸五分。

解剖:外侧腓腹皮神经、肺之支神经、六腑神经。

取穴:当四花中穴向外横开一寸五分处是穴。

归经:肺、胃二经。

穴性:活血去风、消炎镇痛。

针刺法:直刺一寸—一寸五分。

应用:用三棱针点刺出黑血治急性胃肠炎、肋膜炎、胸部发胀、哮喘、坐骨神经痛、肩臂痛、耳痛、慢性鼻炎、头痛、高血压(见师公景昌先生著董氏针灸正经奇穴学)。

的特效针法穴位:在四花上穴直下四寸五分,四花里穴偏外侧一寸二分,两筋间。「十四经」之条口穴上五分。

解剖:六腑神经、心之分支神经、肺之分支神经、六腑之副神经。

取穴:当四花上穴直下四寸五分,四花里穴外开一寸二分处。即「十四经」之条口穴(膝眼下八寸)上五分。

归经:入心、肺、胃三经。

穴性:疏心清肺、调理脾胃。针刺法:直刺二寸—三寸治哮喘、眼疾。

用三棱针放血,对心脏疾病,急性胃肠炎、胸闷、肋膜炎等有奇效。

针感:局部酸胀麻电感

的特效针法

穴位:足千金在侧下三里穴外侧五分再直下二寸。

足五金穴在足千金直下二寸。

解剖:外侧腓腹皮神经、肺之支神经、肾之分支神经、喉侧神经。

取穴:足千金腓骨前缘,即侧下三里穴向外横开五分再直下二寸处,其下二寸为足五金。

归经:入肺、肾二经。

穴性:泻肺热,利咽喉。

主治:鱼骨刺住喉管、喉炎(火蛾病)喉咙生疮、扁桃腺炎、甲状腺肿、盲肠痛、急性肠炎、肩背痛。

针刺法:直刺五分—一寸或以三棱针直刺出血。

说明:若以静脉诉说,足千金、足五金通肠阳脉上,如阳维脉起于足跟外侧,向上经过外踝...从腋后上肩至前额,本穴除可治阳维病候外,亦可主治颈项处之疾病,尤其是呼吸道方面之病变。

的特效针法

穴位:子啊第二跖骨与第三跖骨之间,跖骨横经脉血管前缘。

解剖:有短总趾伸筋、足背经脉、足背第二足动脉、趾背神经、十二指肠神经、胃之支神经、子宫神经。

取穴:当第二、三跖骨叉口处下五分处是穴。即十四经中胃经之陷谷穴下五分处是穴。

归经:入胃、肠经。

穴性:调理脾胃、化瘀止痛。

针刺法:用细毫针,直刺五分。

辨别:门金穴位置与十四经中胃经之陷谷穴相差五分。即陷谷穴下五分处,两穴切勿混淆两者穴位及主治有所不同。

更多董氏奇穴资料可添加1

的特效针法

穴位:火包穴在足第二趾底第二道横纹正中央。

解剖:心之神经、肝之副神经。

取穴:平卧,当足第二趾底横纹正中央处是穴。其下掌趾横纹两侧有妇灵一、二穴。

归经:入肝经。

穴性:疏肝理气。

针刺法:直刺三分—五分。

用三棱针扎出黑血立即见效。

针感:疼痛感。

的特效针法

穴位:脚底、脚后跟正中央处是五花一穴。

五花一穴向前一寸是五花二穴。

五花一穴向后一寸是五花三穴。

五花一穴向外横开一寸是五花四穴。

五花一穴向内横开一寸是五花五穴。

解剖:胫骨神经的外侧脚底分枝、脑神经。

取穴:平卧取穴,余同穴位。

归经:入心、肾两经。

穴性:清心肾之热。

针刺法:直刺三分—五分。

经验:(一)本穴为治疗足跟痛之特效穴,另加配手骨关、木关、中关(骨、木关之间)。

的特效针法

穴位:妇灵穴位足第二趾横纹之两侧。

解剖:心之神经、肝之副神经。

取穴:平卧,当足第二趾底横纹正中央处是穴。其下掌趾横纹两侧有妇灵一、二穴。

归经:入肝经。

穴性:疏肝理气。

针刺法:直刺三分—五分。

用三棱针扎出黑血立即见效。

针感:疼痛感。

手指无力、手臂痛的特效针法

穴位:在足底第二与第三跖骨之间。

解剖:脾之神经。

取穴:当足底第二与第三跖骨之间,距趾间又口一寸一穴,后五分一穴,计两穴。第二穴与门金穴相通。

归经:入脾胃两经。

穴性:调和脾胃、清热化滞。

针刺法:直刺五分—一寸。

针感:酸胀疼痛感。

角膜炎、眼皮炎的特效针法

穴位:在足底第一跖骨与第二跖骨之间,在趾间叉口处每下五分一穴。共有四穴。

解剖:内侧脚底神经、脾、肺、肾神经。肝之神经。

取穴:当足底第一跖骨与第二跖骨之间距趾间叉口五分一穴、后五分一穴、再后五分一穴、再后五分一穴,计四穴。

归经:入肝经。

穴性:舒肝解郁,清肝明目。

针刺法:直刺五分—一寸五分。

针感:胀痛感。

腰痛、坐骨神经痛、脊椎骨痛】的特效针法

穴位:足底第三与第四跖骨之间。

解剖:脾之神经。

取穴:当足底第三与第四跖骨之间,距跖间叉口二寸处是穴。

归经:入肝肾两经。

穴性:通经活络、行气止痛。

针刺法:直刺五分—一寸。

针感:酸胀疼痛感。

的特效针法

穴位:在内桌尖直下二寸。

解剖:胫骨神经、子宫神经。

取穴:当内桌尖直下二寸处是穴。

归经:入肝经。

穴性:通调冲任。

针刺法:直刺五分至一寸。

针感:酸胀感。

扫描







































北京哪个医院可彻底治愈白癜风
北京哪个医院可彻底治愈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pdehq.com/fqzzl/101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