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作用原理
温泉浴疗法是通过温泉水的温热、化学、机械刺激等作用于人体全身或局部,对人体全身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从而达到防病、治病和保健的目的。
(一)温热作用
1.低温浴(34~37℃):能够抑制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具有镇静、镇痛、放松作用。适用于神经衰弱者、年老体弱和心肺功能欠佳者。
2.中温浴(38~40℃):可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扩张血管和降低肌张力,具有改善血运、缓解痉挛和疼痛作用。适用于四肢运动和循环障碍、肢体痉挛和疼痛者。
3.高温浴(高於40℃):可显著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和扩张血管,具有加速血运、增强代谢和消炎止痛作用。适用于运动系统疾病,以及牛皮癣、神经性皮炎、慢性湿疹等皮肤病。
(二)化学作用
1.硫磺泉浴:弱酸性,具有解毒、排毒和止庠功效,治疗疥、癣、疹、银屑病、硬皮病、神经性皮炎等皮肤病。
2.碳酸泉浴:中性或弱碱性。二氧化碳气泡摩擦肌肤,具有改善肌肤血运、镇静和止痛功能,可以美化肌肤、调节神经和消除疲劳。
3.碳酸氢钠泉浴:含氢,弱放射性。吸入后治疗哮喘、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等呼吸系统疾病。并可以促进皮肤代谢和软化皮肤角质层,具有美化肌肤作用。
4.盐泉浴:氯化钠粘附在皮肤上,可以促进皮肤细胞更新,改善皮肤光泽度。
5.其他:芒硝泉浴可治疗高血压与动脉硬化,促进胆汁分泌;石膏泉浴可治疗高血压、动脉硬化、割伤、烧伤、皮肤病等;明矾泉浴具有收敛作用,治疗皮肤及黏膜疾病;含氡和镭的放射性温泉具有镇静作用,并可治疗痛风、风湿病、神经痛、糖尿病等。
(三)机械作用
1.静水压:使胸廓、腹壁和四肢周径缩小,胸腹腔和静脉内压升高,可减轻淋巴淤积、浮肿和肿胀。膈肌上升有利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患者呼吸;外周血液和淋巴液回流可增加心脏负荷,促使心脏工作。
2.浮力:使人体重量减轻约90%,有利于下肢功能障碍者减重步行。
3.流体力学:流体力学可按摩、挤压和振动肌肤;流体抵抗可增强肌力与耐力。
二、浴用方法
1.浸浴:全身卧式浸浴时头颈及前胸大部露出水面;全身坐式浸浴时仅头部露出水面。局部浸浴包括半身浸浴、坐浴、手臂浴、足浴等。
2.淋浴:包括雨样浴、雾样浴、上行浴、周围浴等。
3.水中运动浴:水中主动运动包括水中自行车、杠铃、四肢肌力训练、步行、体操、游泳、水球及单双杠等;水中被动运动是在医务人员帮助下进行肢体功能训练。
4.机械水浴:是利用机械使温泉水产生不同的流动,以增加对人体刺激。包括气泡浴、波浪浴、旋涡浴、加压喷射浴、温泉水穴位冲击等。
三、禁忌症
1.急性炎症期、出血性疾病、急性传染病、活动性结核病
2.严重心脏病或肾病、重症高血压、恶性肿瘤等。
3.严重水肿、腹水、妊娠等。
4.极度虚弱、饮酒、呕吐者。
四、注意事项
1.不宜空腹和过饱入浴。空腹易引起虚脱和眩晕;过饱浴后容易引起消化不良。
2.出浴时要缓慢坐起与站起,以防晕倒。
3.应注意控制浴温及时间,避免虚脱。
4.年老体衰或心血管疾病患者,应先部分浴后全身浴。
5.出现头晕、恶心或心慌等现象,应缓慢出浴,静卧休息。
白癜风治疗小偏方白癜风的治疗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