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
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
又称“冬节”、“贺冬”,华夏二十四节气之一、八大天象类节气之一,与夏至相对。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也是一个传统节日。
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殷周时期,规定冬至前一天为岁终之日,冬至节实质上相当于春节。后来实施夏历,但冬至一直排在24个节气的首位,称之为"亚岁"。
冬至冷,春节暖;冬至暖,春节冷。冬至,一年中白天时间最短的一天来了!
冬至三候:蚯蚓结,麋角解,水泉动。它是“数九”开始的第一天,乃大吉之日。
相
传
谚云:
“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
东汉末年的一个冬季,张仲景辞官回乡。他看到乡亲们面黄肌瘦,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便在冬至那天舍"祛寒娇耳汤"医治冻疮。
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每人两只“娇耳”,一大碗肉汤。
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
后人包成"娇耳"的样子,也叫“饺子”或“扁食”。冬至吃饺子,成为纪念张仲景舍药救人的善举,相沿成习,流传至今。
民
俗
九九消寒
祭天祭祖
九九消寒
冬至一到,开始数"九"。在古代,入九以后,文人墨客喜欢搞消寒活动,择一"九"日,相约九人饮酒("酒"与"九"谐音),席上用九碟九碗,成桌者用"花九件"席,以取九九消寒之意。
祭天祭祖
很多地区在冬至这一天有祭天祭祖的习俗,现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这天过节庆贺。祭祖的同时,有的地方也祭祀天神、土地神,叩拜神灵,以祈福来年风调雨顺,家和万事兴。
《易经》有"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之说,意思是说这一天黑夜最长,最好是休养生息,在中国传统的阴阳五行理论中,冬至是阴阳转化的关键节气,在十二辟卦为地雷复卦,称为“冬至-阳生”。
所以,从养生的角度来看,无论是查病,还是滋补,冬至都是一年中最好时机。
冬至查病
冬至之日,原本为太阳行至丑宫之时,此时夜最长日最短,古人观其天象,以制其节,以象其物,有其义理可寻。
冬至时,阴气最盛,而阳气归零,是我们察病养生的好时机,如果身体某处功能比较虚弱,冬至前后的反应就会比平时明显。此时身体哪里不舒服,往往是那里的阳气不足。
例如,冬至前后三天睡眠变差了。这是心阳虚的表现,若心得不到足够的滋养,心神不能安定,就无法入睡;还有一些人会感到腰痛、膝盖发冷、小腿易浮肿或是总拉肚子,这都是阳虚的信号。
冬至养生
起居有常不妄劳作
虽然气温下降,但并没有阻挡大家户外活动的热情。清晨,很多人已经开始进行一天的晨练了...
适当进行些户外锻炼是非常必要的。但应在阳光出现后才出外活动,这样做可防止阳气过度消耗。此时在起居上,应早睡晚起。
“起居有常,养其神也,不妄劳作,养其精也”,冬令时节若能合理安排起居作息,就能保养神气,劳逸适度可养其肾精。尽量做到“行不疾步、耳不极听、目不极视、坐不至久、卧不极疲”。
需要提醒的是,冬季寒风刺骨,对于有腰腿等关节疾病的人来说,在做好保暖的同时,照顾好这些关键部位是非常重要的。
女人冬季养生多养肝
女子以血为本,肝为女子先天
对于女性而言,肝脏这个器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中医认为,肝为将军之官,主疏泄,性喜条达而恶抑郁。肝藏血,在志为怒,开窍于目,主一身之筋,所以怒伤肝,与眼睛有关的疾病、与筋有关的疾病、妇女月经不调等妇科问题,往往与肝有关。
肝的生理特点就是“主升、主动、主散”。怎样养肝?主要从肝的特性入手。肝在五行中属木,所以养肝首先要滋阴,其次是养血。
肝负责储藏血液,调节血量,如果身体里血液供应出了问题,肝肯定难辞其咎,所以养肝必须养血。女性养肝可多吃葱、蒜,荞麦、荠菜、菠菜、芹菜、菊花菜、莴笋、茄子、黄瓜、蘑菇等。
男人冬季养生多补肾
中医以为,肾有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主水液代谢等功能,被称为“先天之本”。
肾亏精损是引起脏腑功能失调,产生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故养生家把养肾作为抗衰防老的重要措施。
医学研究表明,如果男性肾虚且不及时补肾,极可能引发多种并发症状,比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高血压。
中医认为,“冠心病”也主要是心脉瘀滞、心肾不足造成的。老年人慢性腹泻与脾肾阳虚密切相关;肾虚还可以引起前列腺增生(肥大)。此外,糖尿病、慢性肾炎等也与“肾虚”有关。
增强免疫力做艾灸
冬至艾灸督脉:大椎、肾俞、脾俞。任脉:太溪、关元、神阙、中脘。
冬至是阴阳二气自然转化的时候,在阴阳交接的时候艾灸肚脐(神阙穴)最能激发身体阳气!
方法:每天一次,每次15—20分钟。
功效:调整阴阳平衡,调和气血,增强免疫力,益寿延年。
冬至阳生春又来。
新的开始,平安如意!
医院新媒体
中医白癜风知名医院中医治疗白癜风哪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