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葡萄酒市场
葡萄酒种类
葡萄酒功效
葡萄酒做法
葡萄酒成分
葡萄酒吃法

倒退20年葡萄酒的下一个周期在哪里

临沂白癜风医院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80155402153973420&wfr=spider&for=pc

邱梦思

产量下滑、销量下滑、营收下滑、利润下滑……近两年来,葡萄酒产业在持续下滑的魔咒里打圈,前景迷茫,信心缺失。

其实,就在五、六年前,葡萄酒还被看作是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名酒企业、进口商、行业专家无不对其表示看好。“做葡萄酒就是布局未来”、“错过葡萄酒会终身遗憾”的话语言犹在耳,行业更是喊出了冲击千亿的口号。

那么,为什么如今的葡萄酒“不香”了?酒水消费呈现低度化趋势,,为什么葡萄酒的销量还在下滑?是不是消费者变了,不喝了?还是白酒太厉害,挤占了葡萄酒原本的份额?带着这些问题,微酒进行了调研。

01

十连升,十连降

要谈论葡萄酒的在中国的发展,往往会提到一个关键的时间节点——年。彼时,随着中国加入WTO,全面接入全球产业链分工,进出口贸易随之兴起。各种进口商品涌入大众的视线,人们对舶来品的兴趣逐渐浓厚。

于是,国产葡萄酒乘着东风进入了黄金十年,而关税政策的利好,也让进口葡萄酒大举袭来。

年,随着北京奥运会的召开,全球视线聚焦中国,葡萄酒成为宴请外宾、展现中国多元、包容文化的重要媒介。

从国家统计局、海关发布的数据来看,-年是国产、进口葡萄酒连续增长的十年。在这段时期,国产葡萄酒有着绝对的优势地位,年复合增长率近30%。

以龙头企业张裕的数据为例,-年,张裕几乎保持着每年20%以上的营收增长,毛利率约为75%。年,张裕创下了有史以来最高的销售记录,实现了营收60亿元,净利润19亿元的业绩。那一年,贵州茅台的营收为亿元,净利润为87.63亿元,双方仅有百亿差距,而如今,这一数据已变为千亿鸿沟。

在年到达顶峰后,国产葡萄酒与白酒几乎在同一时间进入了漫长的调整期。年,白酒基本化解了危机,而国产葡萄酒却经历了产量数据的“十年降”。年,国产葡萄酒产量为21.4万千升,仅为年的15%,市场出现了严重萎缩。

进口葡萄酒则是在年后进入高速发展期,这期间,越来越多的产区进入中国市场,法国、澳大利亚、智利、西班牙成为其中的佼佼者,也出现了不少代表品牌。法国葡萄酒品牌卡思黛乐在四年间(-年),年销量从万瓶增长至万瓶,创下进口酒企业年销量的最高历史记录;法国酒之后,奔富带领澳洲酒登顶进口葡萄酒第一,年销售额超30亿元,成为中国葡萄酒市场无可争议的超级大单品。

不过,进口葡萄酒在年到达最高点之后,也无可避免的进入了周期性调整,年,葡萄酒进口量为33.5万千升,仅为年的50%。

02

投资热、贸易热,大量库存埋下隐患

从数据的种种变化能够看到,在走“下坡路”之前,葡萄酒经历过一个很长的增长周期,国产葡萄酒至少有10年,进口葡萄酒则有15年的样子。当我们总结这一品类由增到减的原因,行业周期是不可忽视,也是极为关键的因素。

从时间线来看,年国产葡萄酒开始进入下行周期,年进口葡萄酒也加入其中。如今,产业规模已从高点的亿+跌落至不到亿。对于从业者来说,行业调整并不让人意外,但令他们困惑的是,这样的下行是如何发生的?以及多久能够走出调整期?

有行业人士告诉微酒:“在葡萄酒的黄金十年里,销量、利润等数据连年增长,这样的上涨行情给予了人们极大的信心。在年前后,还有经销商因为资金短缺,用出厂价的茅台去换葡萄酒,这种情况不多见,不过却能反映出当时的葡萄酒是不愁卖的。”

在这样的热潮下,越来越多的从业者加入进来,这其中既有专业进口商,也有抱持跟风心态的人。随着产量、进口量的持续增加,葡萄酒的社会库存变得越来越大,由此埋下了隐患。

“这与中国特殊的经销模式有关”,潮饮荟(上海)品牌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殷凯解释说,其实葡萄酒的运营门槛并不高,在高峰时期,一些白酒、啤酒的经销商或是跨行业的有钱人,也很愿意花几十、上百万元进一个柜的葡萄酒回来。他们觉得,自己喝一喝,朋友送一送、再卖一卖,库存就消化掉了,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

深圳智德葡萄酒营销机构总经理王德惠认为:“过去的葡萄酒热,并不是完全由需求端引发的,更多的是由贸易和投资驱动的。”

这一时期,两个值得

转载请注明:http://www.pdehq.com/fqzyhby/152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