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未病”
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冬病夏治
夏治咳喘患者防御外邪能力下降,正气亏虚,因肺气亏损伤及脾肾而致阳气不足,当于夏季阳气旺盛之时给予顺时补益阳气,扶正以预防疾病发作。
冬病咳喘者秋冬易于发作,春夏趋于缓解,或者说冬天病情较重,夏天病情较为轻微。
春夏养阳防患于未然
“春夏养阳”、“冬病夏治”的摄生方法,抓住三伏天至秋分之时,补足人体的阳气,在秋冬季节才能防御外邪,不发生或少发生呼吸系统疾病。
临床具体哪些“冬病”适合“夏治”呢?
所有阳气不足、肺气虚弱及虚寒疼痛和一些免疫功能低下类疾病在春夏治疗都会比其他季节治疗效果好。如: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呼吸道慢性疾病、感冒。其中尤以呼吸道疾病、气管炎、哮喘病等效果显著。
“冬病夏治”适应症与禁忌症是什么
“冬病夏治”效果最为理想的是呼吸系统疾病,其适应症主要有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过敏性鼻炎、变异性咳嗽等中医辨证属阳虚为主,或寒热错杂以寒为主的患者;也适用于怕冷、怕风、平素易感冒或冬季反复感冒的虚寒体质的患者。
需要注意的是,支气管扩张、活动性肺结核咳血患者、孕妇禁用“冬病夏治”;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者、瘢痕体质者、皮肤过敏者要慎用“冬病夏治”。一岁以下幼儿、严重心肺功能不全、皮肤贴外用药容易过敏者等。
“冬病夏治”的饮食要求是什么?
“冬病夏治”期间要戒食易化脓的食物,如牛肉、烧鹅、鸭、花生等,以及戒食鱼虾、生鸡等易致敏食物,如果出现皮肤过敏者,可搽抗过敏药膏,医院就诊。要注意少吃肉桂、花椒、大茴香、小茴香、狗肉、羊肉和新鲜桂圆或荔枝等辛燥之品;忌大量进食寒凉之品
我院哮喘病专科“冬病夏治”疗法采用哪些方法?
医院哮喘病专科采用“冬病夏治”疗法,以“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中医学术思想为指导原则,综合了中医药的内治外治手段,具有扶正祛邪固本、温肺散寒、宣肺平喘、温阳开窍的功效,防病于未然,能有效促进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康复,显示了较好的临床疗效。“冬病夏治”方法:头伏时段、中伏时段、末伏时段采用体外药物离子导入各治疗五次(药物为纯中药制剂),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配合个体化提高免疫的注射针剂或中药口服等综合治疗措施。
体外药物离子导入传统的贴敷法相比的优点是什么?
体外药物离子导入是用体外药物离子导入将药物的有效成分导入穴位及经络,通过局部刺激、经络调衡及药物自身作用发挥治疗作用。局部反应小,很少起泡,药物吸收充分。
“三伏贴”贴敷时间
年:(年中伏为20天)
头伏:年7月13日——年7月22日
中伏:年7月23日——年8月01日
闰中伏:年8月02日——年8月11日
末伏:年8月12日——年8月21日
年:(年中伏为20天)
头伏:年7月17日——年7月26日
中伏:年7月27日——年8月05日
闰中伏:年8月06日——年8月15日
末伏:年8月16日——年8月25日
年:(年中伏为20天)
头伏:年7月12日——年7月21日
中伏:年7月22日——年7月31日
闰中伏:年8月01日——年8月10日
末伏:年8月11日——年8月20日
冬病冬治“三九贴”贴敷时间
年:
一九:年12月22日——年12月30日
二九:年12月31日——年01月08日
三九:年01年09日——年01月17日
年:
一九:年12月21日——年12月29日
二九:年12月30日——年01月07日
三九:年01年08日——年01月16日
年:
一九:年12月22日——年12月30日
二九:年12月31日——年01月08日
三九:年01年09日——年01月17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