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引流过程中注意观察病情,若病人出现咯血、发绀、头晕、出汗、疲劳等情况,应及时终止引流;痰量较多的病人引流时,应注意将痰液逐渐咳出,以防发生痰量同时涌出过多而窒息;患有高血压、心力衰竭及高龄病人禁止体位引流。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的护理
早期可无异常体征,随疾病进展出现肺气肿体征。 ①视诊可见桶状胸; ②触诊示双侧语音震颤减弱; ③叩诊示肺部过清音,心浊音界缩小,肺下界和肝浊音界下降; ④听诊示两肺呼吸音减弱。 肺变大,气多---肺气肿 视诊 肺变大---桶状胸
并发症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由于COPD病变引起肺血管床减少及缺氧致肺动脉痉挛、血管重塑,导致肺动脉高压、右心室肥厚扩大,最终发生右心衰竭。
呼吸衰竭:呼吸困难症状明显加重,同时具有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的临床表现。重症病例在晚期常有慢性呼吸衰竭,以Ⅱ型呼吸衰竭多见。喘憋+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
自发性气胸: 突然加重的呼吸困难,胸痛,发绀,患侧肺部叩诊为鼓音,听诊呼吸音减弱或消失。胸痛→呼吸困难
合理用氧,对呼吸困难伴低氧血症者,采用低流量持续给氧,流量1~2L/min。每天氧疗时间不少于15小时,因熟睡时呼吸中枢兴奋性降低或上呼吸道阻塞而缺氧加重,为此睡眠时间不可间歇。
4.协助病人呼吸训练,改善呼吸状态(1)缩唇呼气:在呼气时将口唇缩成吹笛子状,气体经缩窄的口唇缓慢呼出,称缩唇呼气。其作用是提高支气管内压,防止呼气时小气道过早陷闭,以利于肺泡气排出。
(2)腹式呼吸:使肺泡通气量增加,提高呼吸效率。训练方法如下:①以立位、平卧位、半卧位最适宜;②用鼻吸气,经口呼气,呼吸缓慢而均匀,勿用力呼气,吸气时腹肌放松,腹部鼓起,呼气时腹肌收缩,腹部下陷。呼吸时应使胸廓保持最小的活动度,呼与吸时间比例为2:1~3:1。
1.慢阻肺核心特点:不完全可逆(持续)气流受限 2.症状:咳痰+喘(最主要表现,标志症状) 痰(清晨排痰多;脓痰为急性表现) 3.体征①视诊可见桶状胸; ②触诊示双侧语音震颤减弱; ③叩诊示肺部过清音,心浊音界缩小,肺下界和肝浊音界下降; ④听诊示两肺呼吸音减弱 4.肺功能: FEV1/FVC(一秒率)①评价气流受限最有价值;敏感 ②慢阻肺:一秒率<70% 吸入支气管扩张药后一秒率:诊断慢阻肺(持续气流受限) FEV1%预计值:评估病情程度 只有残气量,肺总量升高,其他都低! 5.氧疗:低流量长时间持续吸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