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肺气肿病因
肺气肿表现
肺气肿检查
肺气肿诊断
肺气肿治疗
预后保养
肺气肿预防

为什么空气污染对老年人格外有杀伤力

编者按: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增速,中国许多城市已经被列入世界严重污染城市名单之中。遮天蔽日的雾霾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到底有多大?这回,我们用数据说话。《阴霾,健康与疾病专刊》集合了《胸部疾病》(JTD)杂志刊载的一系列西方环境污染同呼吸系统健康关系的研究,旨在以史为鉴,为解决中国空气污染问题提供一个参考。

近年来,随着出生率下降,人口寿命普遍延长,老年人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日渐上升。流行病学证据显示,老龄化带来的健康问题对世界人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世纪有一个主要的流行病学趋势:与年轻人相比较,慢性病影响了越来越多老年人,且逐渐上升。年,室外空气污染造成了全球约万人早逝;人群对空气污染所致不良影响的敏感性可因人、因时而大有不同。老年人已患疾病可能会决定其对空气污染的敏感性。由于伴随病,暴露于空气污染物中对老年人来说甚至可能致死。

迅速、但规划欠佳的城市化与外界环境高水平的空气污染有关,这大部分由汽车废气造成。短期暴露的不良影响已有充足证据支持,然而少有研究强调其对健康的远期影响。渐增的污染暴露与死亡率升高、入院次数(急诊或住院)有关,这主要是由于慢性疾病或呼吸道感染(如肺炎)的激增。

这些因素受环境温度影响。在老年人中,热与死亡率的关系已有确凿记载,然而其与入院的关系鲜有研究。严重空气污染的慢性暴露与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慢性支气管炎(CB)、哮喘及肺气肿的发病率有关。

越来越多的证据提示我们,长期暴露于外界空气污染物中会对肺功能产生不良影响。几乎没有研究评估老年人的远期死亡率。哪种污染物对老年人健康最具威胁性仍然未知。似乎与其他污染物相比较,老年人更易受悬浮微粒(PM)的不良影响。悬浮微粒对日常心肺死亡率及急性入院有特殊的相关性。现仅有为数不多的研究是针对老年人以及特定的呼吸道发病率。多数数据显示老年人较其余人群相比风险更高。

我们现需流行病学队列研究来探索空气污染物在老年人群产生的健康影响(主要为心肺疾病)。

背景介绍

随着出生率下降,人口寿命普遍延长,老年人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日渐上升。人口老龄化是一种变革动力,我们必须准备应对这一人口统计学事实。

从全球来看,年80岁及以上老年人占所有老龄人口的14%,这一指标预测将在年达到19%。如果这一预测准确,年将会有名8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超过现在的3倍[1]。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老龄化相关健康问题对世界人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世纪一个主要的流行病学趋势:慢性病匿患人群渐增[2]。

鉴于这些人口统计学观点,实施有效的预防措施尽可能地使老年人保持身体健康很有必要。我们需要改变对各种各样危险因素暴露相关健康结局的认识,尤其是脆弱人群,比如老年人。

衰老是持续性、进行性的身体机能下降,导致老年人脆弱性和对空气污染敏感性的增加。随着年岁的增加,免疫系统出现变化,老年人对感染、疫苗的反应能力出现进行性、累积性退化。这将致使老年患者因感染性疾病而出现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3]。

室外空气污染及健康影响

室外空气污染是一个重要的环境健康问题。年,全球有万人因此早逝。88%的早逝人口出现在中低收入国家,大部分出现于世界卫生组织西非及东南亚地区[4]。世界卫生组织推测与空气污染相关的过早死亡中,80%是死于缺血性心脏病及中风,14%死于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或急性下呼吸道感染,还有6%死于肺癌。

一份年世界卫生组织下属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的评估推断,室外空气污染具有致癌性,悬浮微粒与逐渐升高的癌症发病率密切相关,尤其是肺癌[4]。

人群对空气污染所致不良影响的敏感性可因人、因时而大有不同。有些人可能仅出现一些无关紧要的症状或无症状,然而相同的暴露水平,敏感的人可能出现严重加剧的健康问题。肺功能减退是衰老的一个自然过程,已有科学证据支持老年人深受到空气污染物暴露所致损害的影响[5]。衰老病史即对多系统功能下降的评测(masur),修正了空气污染和肺功能之间的累积关系[6]。

老年人已患疾病可能会决定其对空气污染的敏感性。老年人极有可能匿患慢性病,心肺及循环系统慢性病的共存会加剧环境污染暴露所带来的影响[7,8]。

哪一种污染物对老年人的健康最致命并不清楚。与其他污染物比较而言,在Epiair研究(意大利流行病学外环境污染和健康监督)中的老年人更易受到PM10的损害[9]。有研究显示PM2.5毒性是PM10的3倍有余,这提示我们细颗粒物质构成了老年人主要的健康威胁,甚至在现有界值以下的浓度就产生不良影响[10]。

在芬兰进行了一项微粒级别和微粒来源对65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不良影响的评估研究,尤其是日常心肺死亡率和老年患者急诊入院。研究显示,所有的微粒均对老年人呼吸系统健康产生不良影响。从整体看,微粒与呼吸系统的关系比其与心血管系统关系更为紧密。特别是多数微粒与肺炎及哮喘或COPD的入院呈正性相关。相关程度最强的微粒直径为0.1-0.29μm级微粒:5天肺炎平均增加3.1%[95%置信区间(CI),0.43-5.8];微粒浓度四分位数增加,哮喘、COPD增加3.8%(95%CI,1.3-6.3)且无滞后[11].

空气污染对健康影响的二阶段研究:欧洲入路(APHEA2,s)分析了8个欧洲城市呼吸系统疾病入院的入院情况。生活臭氧(O3)的水平对不同城市间PM10对老年人(≥65岁)健康的产生的不同影响做出了大部分解释。笔者提示二级微粒体通过相同光化产生的O3可能是已观察到微粒对老年人产生影响的原因[12]。

短期影响

短期空气污染暴露与急性健康影响之间的关系主要是通过其对确定范围人群一段时间暴露的时间系列研究进行评估的[13]。

短期发病率

现有强有力的证据支持,短期空气污染物暴露与老年人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的关系[14]。症状随着暴露水平的升高而出现,可能持续数天。

下文强调了这些研究的结论。

年的下半年,西班牙巴塞罗那进行了一项研究:评估了-年间COPD患者(70%超过65岁)日常急诊就诊率与外环境SO2的关系。24小时平均SO2浓度每增加25μg/m3将会在冬季增加6%的就诊率,夏季为9%。对黑烟(BS,blacksmok)冬季获得相似的结果,夏季这一指标稍低[15]。.

后也有一些研究对室外空气污染与其老年人发病率的短期影响进行了评估(表1)。

表1.室外空气污染暴露与老年人发病情况关系

PM:微粒物质;SO2:二氧化硫;O3:臭氧;RR:相对危险度;COPD:慢性阻塞性肺病;NO2:二氧化氮;BC:黑炭;CO:一氧化碳;IQR:四分位数间距;OR:比值比;ERR:超额相对危险度

Schwartz等的研究显示:在美国纽黑文和塔科马~年间,65岁及以上老年患者呼吸系统疾病入院率与SO2,PM10及O3水平间显著正相关[16]。

Mdina-Ramón等人在-年间进行了一项大型的病例交叉研究,研究对象为65岁及65岁以上的老年人,研究涉及美国36个市。他们发现:短期内O3、PM10在外围环境浓度的增高与COPD、肺炎入院增加有关,尤其是在温暖的季节里[17]。

Zanobtti等人对美国波士顿-年间常住老年人口进行了研究,他们发现肺炎入院风险与环境黑炭、PM2.5及CO显著正相关,但仅限冬季[18]。

20世纪90年代,加拿大温哥华也进行了针对老年人的类似研究。温哥华PM10水平相对低于美国[表1]。

Yang自-年的研究显示NO2、CO及PM10与COPD急性入院显著相关。患者受影响的程度随着暴露的天数微增。该研究并未发现SO2或O3与COPD入院的显著关系[19]。

在温哥华,Chn等人自-年间的研究发现,除了PM10,PM2.5与老年人COPD入院显著相关[20]。

Villnuv在加拿大埃德蒙顿进行了研究(-),他们推测哮喘急诊病例中有8.1%为老年人。在这些就诊患者中,5日平均NO2的增加与哮喘相关急诊就诊的显著增加相关。5日PM2.5均值也获得相同结论[21]。

在-年间,有人进行了一项大型研究:探讨空医院心肺相关疾病入院情况的关系。这项研究涵盖了65岁以上的来自个美国郡县的老年人。PM2.5短期暴露(来源如机动车尾气、火电厂废气等)显著增加了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疾病的匿患风险。PM2.5浓度的每日变异与入院数的变化相关,心血管结局至少一天滞后暴露。对于呼吸系统结局而言,COPD最巨大的影响出现有0-1天滞后(,:2.6),而呼吸道感染2-天滞后(中位每日入院率为:,:5.4)。75岁及以上研究对象出现COPD及心脏疾患入院的大幅增加。这研究还发现很重要的一点:PM2.5的轻微增加(仅以自然每天变异为基础)也会导致入院的增加[25]。

此外,医院进行的研究显示呼吸系统疾病急诊入院的风险与室外污染相关。在-年间,所有呼吸系统疾病入院和COPD与SO2、NO2、O3和PM10水平相关;其中哮喘入院、肺炎入院及流感入院与NO2、O3和PM10显著正相关;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匿患风险较高[26]。自2~年收集的数据显示每10μg/m3PM10和PM2.5增加,其导致的急性COPD发作入院增加分别为2.4%、3.1%,累积滞后时间为0-5;O3的入院风险值最高[RR:1.;95%CI,1.-1.].NO2的迟发效应较小(累积滞后时间为0-3).SO2最强效应无滞后[27]。在香港,2-年间的研究显示空气污染暴露后,65岁及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与小于65岁的人群相比哮喘发作的滞后时间最短[28]。

Larriu等人研究了2-年间法国波尔多日常NO2,O3和PM10水平与家庭出诊的关系。上呼吸道或下呼吸道疾病出诊约占了全科医生出诊量的20%。在PM10增加了10μg/m3,进行3天的跟踪研究中发现因上呼吸道疾病的家庭出诊超额相对危险度(ERR)显著增加了1.5%(95%CI,0.3-2.7),下呼吸道疾病则为2.5%(95%CI,0.5-4.4)。NO2增加10μg/m3后下呼吸道疾病的家庭出诊风险也出现上升(ERR2.6%;95%CI,0.2-4.9)。老年人呼吸系统疾病出诊风险较其他亚组人群高出很多。这种差别在上呼吸道疾病较为明显(表1)[22]。

由于空气污染对肺功能存在影响,在美国标准衰老研究(NAS)部进行了一个1老年人参与的队列研究(-):外围环境Oppb的增值(共8小时)与按1.25%比例减少的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有关(95%CI,?1.96%-?0.54%)[29]。

总而言之,老年人短期空气污染暴露及发病率的关系有详实记载。由于呼吸道疾病(主要为COPD,哮喘及肺炎)而显著增加的入院、急诊就诊及家庭出诊与室外空气污染暴露有关。

短期死亡率

以空气污染背景为基础进行的时间序列分析同样显示了对短期死亡率的显著影响。

早在~年间,Saldiva等评估了老年人(≥65岁)日常死亡率与巴西圣保罗城区空气污染的关系。死亡率与PM10、氮氧化物(NOx),SO2,及CO有关。有最强相关性的是PM10:每μg/m3的浓度增加将导致总死亡率上升约13%。PM10与死亡率之间的量-效关系几乎呈线性;且无证据显示“安全”阈值的存在。

快速且规划欠佳的城市化与外围高水平的空气污染有关,主要原因是机动车尾气排放。拉丁美洲是发展中国家里最高度城市化的地方。在2年,约75%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地区。ESCALA项目(-)评估了室外空气污染物的暴露与9个拉丁美洲城市死亡率的关系。Mta分析显示PM10与大部分城市死亡率的上升有关。其中,受影响比较显著的是老年人(≥65岁),与心血管原因相比,呼吸系统原因更为突出。在老年人,日常PM10浓度增加会增加呼吸系统疾病及COPD的死亡率;O3与心肺疾病死亡率显著相关(Tabl2)。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最能解释城市间死亡率风险的异质性[31]。在7个智利城市中心自-年进行了一项针对年长老年人群(≥85岁)的研究显示PM10,PM2.5,SO2,NO2,CO及元素碳和有机碳的增加与2~7%的日常死亡率有关,而在未能结束小学课程的老年人群中死亡率更高(11-19%)[40]。

Aga等通过对APHEA2(年开始)收集的数据对欧洲29市65岁及以上老年人支气管炎死亡率与PM10效应进行研究。PM10及BS(支气管炎)的增加均造成日常死亡人数的增加,(表2)。效应区间与长期暴露的NO2平均水平、气温及每个城市老年人口所占比例有关[32]。

世界卫生组织户外空气污染数据库的空气质量通过PM10、PM2.5年平均浓度体现。该库记载了自~年间来自91个国家、1个城市的空气情况。地区性PM10均值波动于21~μg/m3,世界平均水平为71μg/m3。

大部分来自中国、巴基斯坦、蒙古国及印度尼西亚的城市为重度空气污染城市(年平均PM10μg/m3)[41]。

在中国,室外空气污染与日常死亡率之间的关系在上个世纪进行了大量研究,那时主要的空气污染物来源是煤燃烧[42]。在近20年,中国的经济水平快速发展,随之出现了能源使用及工业废物的增加。经济增长,空气质量恶化。由于各种各样治理措施出台,总悬浮颗粒(TSP)和SO2水平在部分大城市有所下降。然而,外围环境氮氧化物水平由于机动车的增加而持续增长。大城市外围空气污染由传统煤燃烧污染型转变成为煤燃烧/机动车排气混合污染型[43]。由于污染类型的转变,近期中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室外空气污染对死亡率结局所产生的急性效应。

上海作为亚洲公共健康与空气污染项目的一个成员,参加了一项时间序列研究,为了评价室外空气污染与日常死亡的关系(使用4年日常数据,数据来源~年)。该研究显示,短期室外PM10,SO2,NO2,及O3的暴露与所有自然原因及心肺疾病引起的日常死亡率有关。并且,结果显示女性、老年人及受教育水平低下人群对空气污染的影响更为名敏感[44]。

在武汉(人口总数:万)的研究也获得了相似的结果。在2~年间,PM10与死亡率相一致,尤其是呼吸系统病变死亡率。总而言之,PM10浓度每增加10μg/m3,呼吸系统死亡率增加0.87%(95%CI,0.34%-1.41%)。观察到的最显著的影响滞后0-1天。这种影响在女性较男性明显;在老年人较年轻人明显。结果的敏感性检验显示死亡率与PM10之间呈线性关系。NO2和SO2与死亡率也显著相关,相关关系推测强于PM10。年龄、性别的线性相关情况分析中,NO2、SO2与上述指标的相关模式与PM10与上述指标相关模式相似[45]。

Chn等在中国空气污染和健康影响研究(CAPES,-)过程中搜集了16个城市的数据,基于这些数据的研究确定了老年人总体死亡率和中国空气污染的的关系(表2),这种影响在65岁老年人更明显[46]。CAPES是发展中国家首次多个城市参与的对PM所产生季节性健康影响的研究。全国范围内,PM10两天动态平均浓度每增加10μg/m3,死亡率的显著增加(冬季增加0.45%;夏季增加0.55%)。该效应滞后0-1天。春夏季无显著影响(春季增加0.17%;秋季增加0.25%)。季节模式与总体死亡率及心肺疾病死亡率相一致[33]。

近期,一篇涵盖33篇在中国所进行研究的Mta分析评价了短期PM10、PM2.5,SO2,NO2,O3,及CO对死亡率的影响。总之,所有纳入研究的污染物与死亡风险的增加显著相关。PM2.5每增加10μg/m3,呼吸系统病变死亡率增加0.51%((95%CI,0.30-0.73%)[47]。

Bll等回顾了自年发表的关于短期PM10暴露引起死亡风险或住院情况的研究。他们的结果支持老年人PM相关住院、死亡的风险较高。Mta分析显示:PM10浓度每增加10μg/m3,老年人死亡风险增加0.64%(95%CI,0.50-0.78),高于年轻人(0.34%:95%CI,0.25-0.42)[48]。

Bll等同时系统回顾了自年~年关于短期O3暴露所致死亡率或入院率敏感性分析的流行病学证据。Mta分析示对最敏感的是年龄。8小时O3浓度增加10个单位(部分/10亿),老年人死亡风险值(1.27%;95%CI,0.76-1.78)较年轻人高(0.60%;95%CI,0.40-0.80)[49]。

其中某些研究评估了空气污染与特定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之间的关系(表2)。荷兰的Fischr进行的研究(-),发现COPD所导致的日常死亡率在65岁到74岁的研究对象中与黑烟(BS)、SO2、NO2以及CO有关(RR:1.14to1.38)[34]。

在法国,Fillul发现在老年人中(≥65岁):BS浓度增加10μg/m3,日常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增加9.2%,存在0-5天滞后[35]。

Nass等在挪威奥斯陆自年~年的随访中发现:标化教育背景及受教育状况后,NO2、PM10及PM2.5对COPD死亡率产生显著影响,尤其是男性。该研究涵盖,名研究对象,其中最年轻的51岁,最年长的90岁[36]。

最后,Franklin等曾报告了一项自年~年在美国27个社区所进行研究的结果:前一天PM2.5的增加与呼吸系统相关死亡率呈正相关。这种影响在年龄75岁及以上的人群较为明显[10]。

长期影响

已有学者就空气污染对健康的长期影响进行了长久的研究。长期暴露于逐渐升高的空气污染水平与COPD、慢性支气管炎(CB)、哮喘及肺气肿有关[50]。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长期外围环境空气污染对肺功能会产生不良影响[51]。

长期发病率

~年间,CNR临床生理学下属的肺环境流行病学部在意大利波河三角洲乡郊及比萨城区进行了两项大型的连续横断面研究。呼吸系统疾病患病率、CB、肺气肿、哮喘、胸膜炎的诊断在城区随着年龄的增加有升高的趋势,其中比较显著的症状包括男性的咳嗽(37%vs.18%)、流涕(39%vs.27%)、肺气肿(22%vs.7%)以及女性的胸膜炎(32%vs.18%)[52]。

~年间,在德国进行了关于空气污染对肺功能、炎症及衰老影响(SALIA)的连续性横断面研究。Schikowsk等人对名55岁女性长期工业来源或交通产生空气污染物暴露所致呼吸系统不良影响进行了研究。交通要道附近居住女性较远离交通要道居住女性而言,咳嗽及COPD更为常见。PM年均数的上升增加了COPD匿患风险。NO2相似的增加与CB及COPD匿患风险的增加有关(表1)。PM10暴露增加会削减5.1%的FEV1(95%CI,2.5-7.7)及3.7%用力肺活量(FVC,95%CI,1.8-5.5)[23]。

近期,科学家从以人口为基础的SALIA~队列中选取了名老年女性形成一个亚组,以评估空气污染长期暴露与和肺部局部炎症的相关性。该研究发现长期交通来源、工业来源的PM及NO2暴露与呼出气体浓缩物中炎症标志物和排痰增加有关[53]。

Bntayb在年对居住于法国波尔多老年人(≥65岁)进行了研究。在对可能的混杂因素进行调整后,他们发现PM10和SO2年平均水平的升高(较大四分位数)与咳嗽的流行有关;SO2与日常咳痰正相关(表1)。这种效应在女性比男性更为强烈。该研究组对近3年污染情况进行研究后获得相似的结果。研究结果支持这样一个假设:长期空气污染暴露对老年人呼吸系统产生不良影响。在这个研究中,本底空气污染情况、交通密度、气候状况及地形状况使用的是离散模型。有趣的是,结果显示本底空气污染情况低估了居民区附近室外实际的空气污染水平[24]。

一项关于美国65岁及以上居民肺功能(-年的纵向对比)、以人口为基础的前瞻性研究显示,O3累积量或PM10暴露与肺功能减弱有关[6]。

最近日本进行了一项关于空气污染对匿患污染相关疾病的终身非吸烟老年人(≥65岁)的长期影响的纵向研究。研究发现各种措施下虽然空气污染情况改善,老年的的肺功能并未恢复正常[54]。

长期死亡率

空气污染死亡率风险估计值在长期暴露时普片高于短期暴露[55]。事实上很少有研究针对老年人长期死亡率[14]。

年针对饮食和癌症的荷兰队列研究(NLCS)涉及名参与者,年龄范围是55岁~69岁。Hok等人对该队列中约5人形成的亚组进行了长期交通源性空气污染(主要是BS和NO2)与死亡率(年~年间)相关性进行了分析。住在交通要道附近成为各类原因死亡率及心肺疾病死亡率的一个危险因素[56]。

此外,Brunkrf等对NLCS整个队列数据进行了研究,进行了10年的随访(NLCS-AIR,-)。居住历史成为长期空气污染物暴露的一个指标。所有代表空气污染和交通密集程度(BS,NO2,PM2.5)的变量与呼吸系统死亡率有关,某些指标在统计学上显著相关(表2)[37]。

表2

COPD:慢性阻塞性肺病;PM:颗粒物质;O3:臭氧;RPC:百分变化值风险;BS:黑烟;SO2:二氧化硫;NO2:二氧化氮;CO:一氧化碳;RR,:相对危险度;HR:风险比

Jrrtt等在一个长达18年的随访中(-2年)对心肺死亡率、呼吸系统死亡率与长期O3、PM10暴露相关性进行了分析。这项研究包括了,名美国居住成年人(45岁及以上)。O3浓度的增加与呼吸系统死亡风险的显著增高有关,不论是对整个研究人群还是65岁以上人群(老龄人群占整个队列的20%)(表2)[38]。

Dong等针对一个13成年人组成的队列进行了研究,他们对该队列进行了随访(~年)。该研究支持长期外围空气污染暴露在中国与呼系统疾病死亡风险增加相关。在60岁及60岁以上人群中,NO2及PM10与死亡率的相关性尤为强烈(表2)[39]。

Zhou等进行了一个自年~年的前瞻性队列研究,该研究涵盖了71名中国人。他们发现PM10水平与总体死亡率、心血管系统死亡率和呼吸系统死亡率呈显著正相关。在呼吸系统中,PM10浓度每增加10μg/m3,风险值增加1.7%(95%CI,0.3-3.2)[57]。

总结证据及结论

图1对常见室外污染物对老年人健康影响进行了总结。

图1.室外污染暴露对老年人呼吸系统健康的影响。CO:一氧化碳;NO2:二氧化氮;PM:颗粒物质;SO2:二氧化硫;O3:臭氧;BS:黑烟;COPD:慢性阻塞性肺病

与其他人群相比,大部分数据在老年人群中显示了较高的风险。污染暴露水平增加,肺功能减退,呼吸系统发病率增加;心肺源性、肺源性死亡率增加(主要为COPD及肺炎)。同时,入院率、急诊就诊率亦增加(主要为COPD、哮喘急性发作,或是呼吸道感染:主要为肺炎)。总而言之,现有充分证据显示短期空气污染暴露对健康的不良影响;然而污染长期影响数据较少。

在未来流行病队列研究中需对老年人群进行随访,以期获悉污染所产生的长期效应(主要是对心肺疾病)。这对预防策略尤其有意义,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是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的转变,这种转变与农业为主经济向大量工业、科技及服务产业经济的转变有关。截止年,史无前例的出现了超过50%的世界人口居住于城市地区。到年,全世界将会有70%的人在城、镇居住[58]。城市或为人口健康水平的改善提供了机遇,同时挑战并存,包括空气污染。

室外空气质量在中低收入国家主要城市急剧恶化。在如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交通快速增长,空气污染远超严格的交通废气标准[59]。前文提到的Dong等自~进行的人群为基础的回顾性队列研究证实了外围空气污染将会增加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中国的这一死亡率较先前研究中美国、欧洲及日本的死亡率高[39]。年~年,由于室外空气污染死亡人数在中国增加5%,在印度增加12%[60]。

快速增长的经济为发展中国家带来了福祉,然而城市化建设出现的不良健康结局对重要决策提出了挑战。在像中国、印度这样快速发展的国家,时常更新城市化数据对健康决策很重要,这样可以缓解城市化建设所带来的不良健康影响,尤其是对易感人群(如老年人,儿童)[61]。

现很少有研究是针对老年人的。大多数标化健康评估表并不适用于老年人。由于老年人还是一个独立的群体,我们需要完善针对这个群体研究的特定手段。

在空气污染与呼吸系统健康关系的研究中,我们常常忽略并发病、治疗这种常常出现在老年人群的混杂因素,其他被忽略的因素还包括吸烟史、职业暴露史或遗传因素[62]。

老年人中关于户外空气污染与健康不良影响的流行病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常见检测空气污染物上,主要是SO2,CO,NO2,及PM。其他逐渐突出的室外空气污染物(如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苯)也应该考虑在内。

此外,一些污染物互相之间密切相关,多重污染物分析急需[63]。空气污染数据暴露主要来源于监测站点,仅考虑本底空气污染可能会低估实际的暴露情况。

在对死亡率的研究中,鉴于老年人并发症的出现概率较高,对老年人进行多阶研究很有帮助,不仅评估潜在原因,也涵盖了其他死亡原因。

最后,我们还不能忽略逐渐凸显的一个问题:超细粒子(UFPs,diamtrnm)所带来的不可控污染。UFP很普遍,它们可能对健康产生更为巨大的不良影响,尽管这一假设仍然需要长期暴露研究去进行证实。室外UFP来源是机动车。近期有研究显示亚洲城市室外UFP水平超过欧洲城市4倍[64]。

致谢

作者声明无利益冲突。

参考文献(向上滑动??)

1.DpartmntofEconomicandSocialAffairs,PopulationDivision.WorldPopulationAging.Availablonlin:







































北京白癜风治疗技术
北京的权威白癜风专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pdehq.com/fqzyhby/104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