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世界慢阻肺日,我们首先要了解COPD的概念,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与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有密切关系。慢性支气管炎时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上一咳嗽、咳痰为主要症状,每年发病持续3个月,连续2年或2年以上,需除外引起慢性咳嗽、咳痰的其他疾病。
肺气肿则指肺部终末细支气管远端气腔出现异常持久的扩张,并伴有肺泡壁和细支气管的破坏,而无明显的肺纤维化。当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患者肺功能检查出现持续气流受限时,则诊断为COPD。那么它的发病机制和病因是什么呢?
引起COPD的首要发病因素是吸烟,香烟可损伤气道上皮细胞的纤毛运动,促使支气管黏液腺和杯状细胞增生肥大,黏液分泌增多,使气道净化能力下降,还可以使氧自由基产生增多,诱导中性粒细胞释放蛋白酶,破坏肺弹力纤维,诱发肺气肿形成。吸烟能使支气管上皮纤毛发生改变,降低抵抗力,削弱肺泡吞噬细胞的吞噬灭菌作用,又能引起支气管痉挛,增加气道阻力。
蛋白酶-抗蛋白酶失衡:蛋白水解酶对组织有损伤、破坏作用,吸入有害气体、有害物质可以导致蛋白酶产生增多或活性增强,而抗蛋白酶产生减少或灭活加快,导致组织损伤。
另外,职业粉尘、化学物质、空气污染、感染因素、炎性机制也是引起COPD的原因。那么生活中我们该如何预防慢阻肺的发生呢?
预防慢阻肺,首先要戒烟。在吸烟人群中,有15%—20%的人会得慢阻肺;而在慢阻肺患者中,有70%—80%的人都是吸烟者。积极地戒烟,可延缓肺功能减退,有助于预防疾病的发作。另外,人们还应积极避免被动吸烟。
另外,积极预防感染。即将进入冬季,气温有所下降,冷空气会刺激呼吸道,削弱呼吸道黏膜的防御功能,使人容易受到病毒和细菌感染。从而导致慢阻肺的发生。因此,慢阻肺患者应及时增减衣物,并提高耐寒能力,减少疾病发作次数。
其次,远离刺激物。生活中的油烟、煤气味、油漆气味、冷空气、过敏物质,都可能对慢阻肺病人带来影响,刺激支气管黏膜,诱使疾病发作,或加重病情。另外,空气中悬浮的二氧化硅、煤尘等粉尘也会对支气管黏膜产生刺激,诱发疾病。所以,病人应该远离过敏原,同时注意居住环境的通风透气。
再次,预防感冒。感冒对于一般人来讲,可能过几天就好了,也不一定需要很特别的治疗,但是,对于中重度的慢阻肺病人来说,感冒不容忽视。医学资料显示:很多慢阻肺的发作,甚至慢阻肺的死亡都跟感冒有关系,所以,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众多慢阻肺患者,尤其是在65岁以上者,应该常规地打流感疫苗,防止流感。
最后,慢阻肺的患者要根据个人情况积极就医,服用药物治疗,否则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将是疾病的发展过程。
YIY生活赞赏
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