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肺气肿病因
肺气肿表现
肺气肿检查
肺气肿诊断
肺气肿治疗
预后保养
肺气肿预防

冬至最全攻略,快来看看

《易经》六十四卦中“地雷复卦”:称为冬至一阳生。《象》曰:雷在地中,复。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后不省方。

冬至日是数九寒天的第一天,俗谚“冬至交九”,从冬至日开始即进入“数九天”。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古时冬至节气是计算二十四节气的起点。因冬至节以往是仅次于新年的重要节日,所以又俗称“亚岁”。在民间广泛流传着“冬至大如年”的说法,意指冬至的礼俗如同过新年春节一样隆重。

  

冬至过后,我国各地气候都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从养生学上讲,冬至是养生的大好时机,人们应学会“冬藏”,养精蓄锐,进补身心。

穿衣篇

保暖衣物防寒邪

《黄帝内经》上说:“冬三月,此谓闭藏”,“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去寒就温,无泄皮肤,逆之则伤肾”。这段文字旨在提醒我们注意“避寒”、“防寒”。

寒气是导致众多疾病的直接原因。寒性凝滞会使经脉气血阻滞不通,不通则痛;寒性收引会令经脉拘挛抽搐,关节屈伸不利等。尤其是年老体弱者,遇到寒气侵入,一些呼吸道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等都很容易发生,所以天气寒冷时,出门最好戴上暖帽、口罩,避免寒气的侵入。

情绪篇

情志养生防抑郁

冬季人们顺应自然,活动少,加之年底临近,工作压力加大,此时,抑郁焦虑情绪容易产生,情志养生就显得尤为重要。

专家建议,冬至养生要注重“养心”,保持精神畅达乐观,避免长期“超负荷运转”,防止过度劳累,积劳成疾。生活中,可有意识的多晒太阳,尤其要多晒后背,使体内阳气充足,经脉通畅。女性还可以用玫瑰花、厚朴花、枸杞子泡茶饮用,调整气机。

运动篇

合理运动升阳气

运动方面,专家提醒,冬至起,自然界的阳气开始上升,通过合理的运动可以帮助我们升发体内的阳气,但是过度的升发阳气会耗散真元,反而不符合冬季蛰藏的养生道理了。冬季运动,首先要避免寒邪的侵袭,其次运动量不宜过大,要在动中求静,以臻安身静体、气定神闲的境界。八段锦、太极拳等平和的运动都是很好的选择。

饮食篇

因病制宜最滋补

冬至是养生的大好时机,人体内阳气蓬勃生发,最易吸收外来的营养而发挥滋补功效。此时节如能科学地运用养生之道,调理得当,将有助于保证旺盛的精力而防早衰,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但人体的体质有阴阳寒热之别,脏腑气血的盛衰千差万别,过去的疾患史也错综复杂,因此进补方案需因体质制宜、因病制宜,在吃补药前先要调理好脾胃,或先吃一些“开路方”,才补得进去。尤其对于老年人来说,他们往往集多种疾病于一身,在服用进补的膏方时,应对膏方辅料的性能、饮食禁忌等有所了解,以防止引起不良反应。

此外,冬至时节饮食还应做到“三多三少”,即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多;糖类、脂肪、盐少。饮食宜多样,谷、果、肉、蔬合理搭配,适当选用高钙食品。食宜清淡,不宜吃浓浊、肥腻和过咸食品。

各地食俗:饺子PK汤圆?

北方:饺子和馄饨

在北京,有句谚语叫“冬至馄饨夏至面”。对于有着“好吃不如饺子”习俗的北方人来说,也普遍有冬至吃饺子和馄饨的风俗。吃“捏冻耳朵”是河南人冬至吃饺子的俗称,据说是吃后可让人们在寒冷的冬天里,不会被冻掉耳朵。

江南:汤圆

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的说法。冬至吃汤圆,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汤圆也称“汤团”,冬至吃汤团又叫“冬至团”。“冬至团”可以用来祭祖,也可用于互赠亲朋。旧时上海人最讲究吃汤团。他们在家宴上尝新酿的甜白酒、花糕和糯米粉圆,然后用肉块垒于盘中祭祖。

宁夏:“头脑”

银川有个习俗,冬至这一天喝粉汤、吃羊肉粉汤饺子。不过在冬至这一天,羊肉粉汤不叫羊肉粉汤,而叫另一个古怪的名字——“头脑”。

很多人家五更天就早早地忙活起来,把新鲜的蘑菇洗净、熬汤,熬好后将蘑菇捞出;羊肉丁下锅烹炒,入味后将切好的蘑菇加在肉丁上再炒一下,然后用醋一腌。这锅汤红有辣椒,黄有黄花菜,绿有蒜苗、香菜,白有粉块、粉条,黑有蘑菇、木耳,红黄绿白黑五色俱全,香气扑鼻,让人垂涎欲滴。

浙江:荞麦面

浙江等地每逢冬至这天,全家男女老少都要集齐,嫁出去的女儿也要赶回婆家。家家户户要做荞麦面吃。

台湾:九层糕

在我国台湾,还保存着冬至用九层糕祭祖的传统。用糯米粉捏成鸡、鸭、龟、猪、牛、羊等象征吉祥如意和福禄寿的动物,然后用蒸笼分层蒸熟,用以祭祖,以示不忘老祖宗。同姓同宗者于冬至或前后约定之日,集中到祖祠中,照长幼之序一一祭拜祖先,俗称“祭祖”。祭典之后,还会大摆宴席招待前来祭祖的宗亲们。

福建:搓丸

“冬至霜,月娘光;柏叶红,丸子捧。”这是关于冬至的一首儿歌。《八闽通志》载:“前期糯米为丸,是日早熟,而荐之于祖考。”这就是冬至暝搓丸子和冬至早以熟的“甜丸子”祭祖的民俗。

“搓丸”手艺细巧,晋江深沪、石狮祥芝、惠安崇武的渔村妇女,搓丸速度快、质量好,粒粒小如鱼目珠子。在搓冬节丸的同时,还用米丸料捏做一些小巧玲珑的瓜果动物和金锭银宝,以象征兴旺吉祥有财气,俗称“做鸡母狗仔”。

贵州:狗肉

冬至吃狗肉的习俗据说是从汉代开始的。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狗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从此在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习俗。民间也有“冬至吃狗肉,明春打老虎”之说。

现在北方,贵州等地区人们纷纷在冬至这一天,吃狗肉、羊肉以及各种滋补食品,因为冬至过后天气进入最冷的时期,中医认为羊肉狗肉都有壮阳补体有功效,民间至今有冬至有进补的习俗。

延伸阅读

“饺子”养生法

冬至这一天,在中国北方有冬至吃饺子的风俗,老人们说“不吃饺子冻耳朵”。这里太平介绍两种饺子的“吃法”:第一种饺子:吃

俗话说“冬至饺子带喝汤,不怕身上起冻疮”。

饺子最初是一种防治冻疮的食疗方,是有“医圣”美誉的汉代名医张仲景为治疗百姓耳朵冻伤发明的美食。主要是用驱寒活血的药材搅拌在肉馅里,用面皮包裹成耳朵的形状,热汤煮熟后施舍给冻伤的百姓吃。

冬至以后比较怕冷的朋友,不妨吃些韭菜鸡蛋、胡萝卜羊肉、香菜肉馅的饺子,有助于温补气血,增加热量。喜欢DIY的朋友自己包饺子也是一大乐趣。不过,配制饺子馅时遵循下述2个原则,能使饺子馅既营养又美味:

??少放肥肉多放蔬菜

肉类可选用羊肉、鱼肉等,最好一份肉类搭配三份未挤汁的蔬菜原料,而且馅料所用肉类为九分瘦肉,不要再添加动物油和植物油。只有提高蔬菜用量,才能达到真正的营养平衡。

??在选择菜类时,最好选菌类、藻类

如香菇、木耳、银耳及各种蘑菇、海带等。它们既可改善口感,又能帮助减少胆固醇和脂肪的吸收量,控制食用肉馅后血脂的上升。同时,吃饺子时还可搭配各种清爽的凉拌蔬菜。此外,以蛋类和蔬菜为主要原料的素馅饺子也是不错的选择。

第二种“饺子”:耳朵

医学专家指出,按摩耳朵有不少保健功效。中医认为“肾开窍于耳”,冬至以后气血运行不畅或者肾阳虚的人耳朵比较容易生冻疮。这个时候经常按摩耳朵,有助于肾脏的保健和气血的顺畅。最常用的三种按摩方式是拉耳垂、提耳尖和摩耳轮。??拉耳垂:用两手的拇指、食指同时按摩耳垂,先将耳垂揉捏、搓热,然后向下拉耳垂15—20次,发热发烫为度。??提耳尖:用双手捏住双耳上部耳轮,适量提拉耳尖,提拉的时候大拇指和食指顺便对耳尖进行按摩,以微微发热为度。??摩耳轮:拇指位于耳轮内侧,其余四指位于耳轮外侧,揉搓2—5分钟,再往上提揪,以耳部感到发热为止。

综合整理自腾讯新闻、《健康时报》、人民网等









































北京治白癜风要花多少钱
白癜风有什么偏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pdehq.com/fqzjc/68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