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师初级内科护理学(重要考点总结)
交替脉为节律规则而强弱交替出现的脉搏,为左室衰竭的重要体征之―。水冲脉是在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时出现脉压增大,脉搏骤起骤落、急促而有力。
脉搏短绌览于心房颤动,出现脉率少于心率的现象。
病人吸气时脉搏显著减弱或消失的现象称为奇脉,见于心包积液和缩窄性心包炎的患者。
正常成人安静状态下脉搏为60?次/分。速脉指脉率每分钟超过次,生理情况下见于情绪激动、紧张、剧烈体力活动等;病理情况下见于发热、贫血、心力衰竭、休克、心肌炎、甲状腺机能亢进等。
缓脉指脉率少于60次/分,生理情况下见于老年人、运动员等;病理情况下见于烦内压增局、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阻塞性黄疸、甲状腺功能减退等。
有机磷农药中毒者呼吸有大蒜味;尿毒症者有尿味(氨味);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者有烂苹果味;肝性脑病者有肝腥(肝臭)味;支气管扩张或肺脓肿者有恶臭味。
库斯莫尔呼吸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人,呼吸深大,频率可快可慢。
嗜睡可被唤醒,醒后尚能保持短时期的醒觉状态,但反应迟钝,一旦刺激去除则又迅速入睡。
急性病容:面颊潮红、兴奋不安、呼吸急促、痛苦呻吟等,见于急性感染性疾病。
慢性病容:面容樵悴、面色苍白或灰暗、精神萎靡、痩弱无力,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
贫血面容:病人面色苍白、唇舌色淡、表情疲惫,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贫血。
二尖瓣面容:病人双颊紫红、口唇发绀,见于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病人。
病危面容:面容枯槁,面色苍白或铅灰,表情淡漠,目光无神,眼眶凹陷,见于大出血、严重休克、脱水等病人。
广泛掏模粘连、肺不张可将气管拉向患侧。
触觉语颤减弱或消失主要见于肺气肿、阻塞性肺不张、大量胸腔积液、气胸的病人。
语颤增强见于柿组织炎症或肺实变的病人。
胸部叩诊为过清音多见于肺气肿病人。胸部叩诊为鼓音多见于气胸病人。
慌张步态指起步后小步急速前行,身体前倾,有难以止步之势,见于震颤麻痹。醉酒步态指走路时躯干重心不稳,步态紊乱,如醉酒状,见于小脑疾患。
心脏听诊有五个瓣膜听诊区,二尖瓣区位于心尖搏动最强点,肺动脉瓣区位于胸骨左缘第2肋间,主动脉瓣第一听诊区位于胸骨右缘第2肋间,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位于胸骨左缘第3肋间,三尖瓣区位于胸骨下端左缘,即胸骨左缘第4、5肋间。
心尖搏动向左移位,甚至略向上,为右心室增大的表现;如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则为左心室增大的表现。
毛细血管搏动征阳性主要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甲状腺功能亢进和严重贫血等。
心包摩擦感提示心包膜的炎症。
左心室增大,心左界向左下扩大,常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高血压性心脏病病人。
右心室轻度增大时叩诊心界变化不大,显著増大时心界向左增大明显,常见于肺心病、单纯二尖瓣狭窄病人。
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是腹膜炎症病变的体征,临床上称腹膜刺激征。
炎症累及腹膜壁层是腹部反跳痛发生的机制。
正常人肠鸣音4?5次/分,无明显增强或减弱。
腹壁静脉曲张常见于门静脉高压所致循环障碍或上、下腔静脉回流受阻而有侧支循环形成时。
急性胃肠道穿孔或脏器破裂所致急性弥漫性腹膜炎,腹膜刺激而引起腹肌痉挛,腹壁常有明显紧张,甚至强直如木板,称板状腹。
急性肠胃炎时,肠鸣音活跃;肠麻痹时,肠鸣音可减弱或消失。
瞳孔缩小见于有机磷、巴比妥类、吗啡等药物中毒。
瞳孔散大见于视神经萎缩、阿托品药物中毒及深昏迷病人。
两侧瞳孔大小不等,提示颅内病变,如颅内出血、脑肿瘤及脑疝等。
瞳孔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见于昏迷病人。
肱二头肌反射、肢三头肌反射、膝腱反射、跟腱反射为深反射。
缩唇呼吸的重要性是避免小气道塌陷。
X线胸片双肺透亮度增加,提示肺气肿。
肺结核病人痰中有结核菌时,最简便有效的处理痰的方法是焚烧。
扁桃体炎多由溶血性链球菌等细菌引起。
自发性气胸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一侧突发胸痛、呼吸困难的症状。胸部叩诊呈鼓音,听诊呼吸音消失。
呼吸衰竭,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发绀、精神神经症状及心血管系统症状。
痰菌阳性的病人是肺结核主要的传染源。
呼吸衰竭最主要的治疗在于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及代谢功能紊乱,从而为基础疾病和诱发因素的治疗争取时间和创造条件。
肺结核患者在排除其传染性之前,在病室内接触病人时应戴口罩。
痰结核菌检查是确定患者是否具有传染性的主要方法。
大咯血病人应取患侧卧位,以利于健侧通气并防止病灶扩散至健侧。
咯血的并发症主要是休克和窒息,其中窒息是大咯血患者死亡的最重要的原因。
大咯血患者首选的止血药为垂体后叶素。
肺癌恶性程度最高的类型是细胞未分化癌。
肺癌手术切除最多的类型是鳞癌。
阻塞性肺气肿主要引起II型呼吸衰竭。
肺癌对化疗最敏感的类型是小细胞未分化癌。
乙胺丁醇可以引起球后视神经炎。
异烟肼可有周围神经炎、中毒性反应。
常见的引起咯血的呼吸系统疾病有支气管扩张、肺结核、支气管肺癌及肺栓塞等。
对慢性肺心病患者采取低流量持续给氧方法的基本原理是既防止严重缺氧引起的组织损伤,又可防止二氧化碳潴留加重。
肺结核患者高热、中毒症状明显及咯血者应卧床休息,而轻症及恢复期患者,不必限制活动。
抗结核药正确的使用原则是早期、联合、适量、规则和全程治疗。
肺结核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是飞沫传播。
劳力性呼吸困难是最轻、出现最早的呼吸困难。
通气功能障碍主要引起II型呼吸衰竭。
感染是COPD发生和加重的最主要原因。
慢性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早期常见并发症是房颤。
急性肺水肿患者氧疗应给予高流量(6?8L/分)酒精湿化(氧气流经30%?50%酒精)吸氧。
急性肺水肿患者经酒精湿化吸氧可使肺泡泡沫的表面张力减低而破裂,有利于改善通气。
在急性心肌梗死时血清心肌酶以肌酸磷酸激酶出现最早、恢复最早。
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具有诊断价值的心肌酶是CK-MB。
二尖瓣狭窄的诊断要点是心尖区闻及舒张期隆隆样杂音。
二尖瓣狭窄患者尚未出现心力衰竭的症状时.不需要卧床休息及应用洋地黄类药物,利尿剂,但要注意避免加重心脏的负担。
发生心室纤颤应立即给予非同步直流电除颤。
急性心肌梗死后的心律失常多发生于后的1?2周内.而以24小时内发生率最闻,也最危险。
终止心绞痛的发作性胸痛的方法.正确的做法应是含服硝酸甘油1片后心绞痛仍不缓解,可间隔5分钟后再服一片。若如此连续服用3次疼痛仍不缓解,应考虑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能。
房颤病人的转复需使用同步直流电复律。
左心衰竭由于存在肺循环淤血.因而肺底可满布湿啰音,且部分病人出现交替脉.是左心衰竭的特征性体征。
心绞痛胸痛常为压迫感、发闷、紧缩感也可为烧灼感,偶可伴有濒死感。病人可因疼痛而被迫停止原来的活动.直至症状缓解,多在1?5分钟内,一般不超过15分钟。
典型心绞痛疼痛部位以胸骨体中断或上段之后,可波及心前区,约手掌大小范围,甚至整个前胸,边界不清。可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甚至可达左手无名指和小指.向上放射可至颈、咽部和下颊部。
消化性溃疡小量出血,一般不需禁食.可摄入少量流质饮食.以中和胃酸,减少饥饿性胃肠蠕动,有利止血。
肾上腺皮质激素与溃疡的形成和再活动有关,消化性溃疡患者应避免口服泼尼松(糖皮质激素)。
H2受体拮抗剂(如西咪替丁)能阻止组胺与其H2受体相结合,使壁细胞分泌胃酸减。
双气囊三腔管适用于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一般不用于单纯消化性溃疡大出血患者。
出血是消化性溃疡最常见的并发症,十二指肠溃瘍(DU)比胃溃疡(GU)埸发生。少数患者可以出血为首发症状。
消化性溃疡病人出现全腹压痛、反跳痛及板样强直.表明有穿孔。穿孔为消化性溃疡较常E的并发症,急性胃穿孔患者可出现典型的急性腹膜炎的临床表现。
消化性溃疡患者抑制胃酸分泌药(如法莫替丁、奥美拉唑)应在餐后2小时及睡前服用1次,胃黏膜保护药(如硫搪铝)及胃动,力药(如吗丁啉)应在餐前1小时及睡前1小时,服用。
肝硬化失代偿期门脉高压,可导致侧支循环建立和开放,其中可致食管下段和胃底静脉曲张,此类患者进食粗糙坚硬食品导致机械损伤后.可出现呕血等上消化道大出他的症状。
脾大、侧支循环的建立和开放、腹水是门脉高压的三大表现,尤其施支循环的开放对门静脉高压症的诊断街特征性意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是最常见的开放侧支之一。
植物蛋白质含芳香族氨基酸少,富含支链氨基酸和非吸收纤维,后者可促进肠蠕动.被细菌分解后还可降低结肠的pH值,可以加速毒物排忠和减少氨吸收,因此肝性脑病患者经治疗神志恢复后,逐渐恢复蛋白质摄入时首选植物蛋白质。
补充支链氨基酸可纠正由于支链氨基酸减少和芳香族氨基酸增多导致的氨基酸代谢不平衡,从而抑制大脑中由于增多的色氨酸衍生的假神经递质5-羥色胺的形成.从而治疗肝性脑病。
对顽固性腹水的治疗,较好的方法是腹水浓缩回输。腹水浓缩回输时,先放出腹水,通过浓缩处理后再静脉回输,可消除水、钠滞留,提高血浆蛋自浓度及有效循环血容量,并能改善肾血液循环。
肝硬化腹水患者的腹水是由于门脉内压力增高、血清白蛋白减少,淋巴固流受阻以及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等综合因素的作用使组织液漏入腹腔而成,腹水性质为漏出液。
一期(前驱期)肝性脑病患者,临床表现的特点为轻度性格改变和行为失常。病人应答尚准确,但吐词不清且较缓慢。脑电图多数正常。
二期(昏迷前期)肝性脑病患者,临床表现的特点以精神错乱、睡眠障碍、行为失常为主。伴有腱反射亢进、肌张力増高、踝痉挛及Babinski征阳性、扑翼样震颤,脑电图有特征性异常。
三期(昏睡期)肝性脑病患者,临床表现的特点以昏睡和精神错乱为主,神经系统体征持续或加重,多呈昏睡状态,但可唤醒,可应答问话,但常有神志不清和幻觉。脑电图有异常波形。
四期(昏迷期)肝性脑病患者,神志完全丧失,不能唤醒。脑电图明显异常。
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淀粉酶在发病开始后8小时开始升高,而尿淀粉酶是发病后12?24小时开始升高。
水肿型急性胰腺炎多见,一般病情较轻,不出现全身和局部并发症;出血坏死型则病较重,易并发休克、腹膜炎等,死亡率高。
禁食及胃肠减压可减少胃酸与食物刺激胰液分泌.减轻腹痛与腹胀,为急性胰腺炎首选护理措施。
急性胰腺炎经治疗后,腹痛呕吐基本缓解,可给少量糖类(碳水化合物)流质,以后逐渐恢复饮食,但忌油脂。
检测肾功能的指标有血肌酐、血尿素氮和内生肌酐清除率。
查明缺铁的病因后必须积极治疗,病因得到纠正,缺铁性贫血才能彻底痊愈而不再复发。如溃疡病出血、痔疮出血、月经过多等慢性失血所致缺铁性贫血,必须彻底治愈原发病。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血象特点为全血细胞减少,正常细胞正常色素性贫血,网织红细胞低于正常;骨髓象特点为骨髓增生低下或极度低下,各系均减少。
急性再障(又称重型再障),临床较少见。起病急、发展快,早期常以出血和感染表现为主,贫血多呈进行性加重t慢性再障(义称非重型再障)较多见,起病缓、发展慢、病程长,贫血多为主要表现,感染及出虛均较轻且易控制。
慢性再障的治疗首选雄激素.可剌激肾脏生成促红细胞生成素,直接刺激骨髓红细胞生成。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由于外周血中血小板免疫性破坏过多及其寿命缩短而造成的血小板减少性出血性疾病。
针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睥切除可以减少血小板破坏及自身抗体的产生,何应严格掌握适应证:位用糖皮质激素治疗6个月以上无效者;糖皮质激素有效,但维持量必须大于30mg/dl—般不作为首选治疗。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由于T3、T4分泌过多,促进营养物质代谢,产热与散热明显增多,以致出现怕热、多汗、食欲亢进等代谢率增高的表现,神经过敏、失眠.心动过速、收缩压过高.肠蠕动增快、腹泻等为甲状晾功能亢进症的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及消化系统表现。
甲状腺弥漫性肿大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痖的典型体征,
黏液性水肿为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典塑表现。
诊断中状腺功能亢迸症最敏感的指标是血淸促甲状腺激素(TSH),促甲状腺激素溯定较其他检查敏感,其降低可先于T3、T4升高,TSH明昆降低时有助于甲亢的诊断。
T3抑制试验对于老年及有心脏病倾向者禁用。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代谢率高,宜给予高热蜇、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以补充足够热量和营养。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饮食不宜高盐,尤其有恶性突眼者。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重度浸润性突眼的护理包括低盐饮食、抬高患者头部、外出时用眼罩、生理盐水纱布局部湿敷.抗生素眼膏涂眼等。
糖深病的基本病理生理变化是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糖既病是由不同原因引起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以及靶细胞对咦岛素敏感性降低.致使体内糖、蛋白质和脂肪代谢异常.以慢性高血糖为突出表现的疾病。
糖化血红蛋白可反映取血前12周(或3月)的血糖水平。
配制混合胰岛素时.必须先抽吸短效胰岛素是为了防止中长效咦岛素混入短效胰岛素之中,使之失去速效的特性。
1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绝对缺乏,不宜使用磺脲类药物。
运动可消耗热量,达到减轻体重和改善脂肪代谢,还可通过改善糖尿病人胰岛素抵抗,促进葡萄糖利用,达到降低血糖的目的。
双胍类主要通过增加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抑制葡萄糖异生及肝糖原分解而起到降低血糖作用。最适合超重的2型糖尿病。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体内胰岛素常严重缺乏,宜釆用咦岛素治疗。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胰岛素治疗宜采用小剂量持续静脉滴注短效胰岛萦。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经注射胰岛素静滴生理盐水后,血糖降低,失水纠正,尿量增多,此时最应注意防止低钾血症。
与类风湿关节炎发病相关的因素有感染和遗传因素。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损坏常预示病变活动、病情危重、预后不良。
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特征性的自身抗体是抗Sm抗体。
热痉挛(中暑痉挛)是大量出汗后,盐分补充不足,血中氯化钠浓度降低,出现肌肉痉挛,常虽对称性,好发生往四肢肌肉和腹肌,以腓肠肌为著,体温多正常。
双瞳缩小,呼吸困难,满肺湿啰音是毐葷碱样症状的表现,为乙酰胆碱兴奋M受休致平滑肌兴奋的结果.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后病人较为特殊的体征是呼出气味或呕吐物具有强烈的蒜味。
催吐适用于神志淸楚能够合作的患者,但是对于昏迷、吞服腐蚀性毒物的患者则不适宜。
热衰竭患者一般体内无热量蓄枳,体温不高,故不需要给予头部置冰幡,四肢冰水敷擦的物理降温,应纠正血容量不足,积极补液。
感觉过敏是指轻微刺激引起强烈的感觉,如用针轻剌皮肤引起强烈的疼痛感觉。
病变对侧偏身(包括面部)感觉减退或失,常见于内囊等处病变,如内囊出血。
肢体远端对称性完全性感觉缺失,呈手套、袜子状分布,常见于末梢神经损坏,如多发性神经病。
延髄外侧病变可致交叉性感觉障碍,即一侧面部感觉障碍而对侧肢体痛、温觉障碍。
急性脊髓炎可出现脊髓横贯性损害,表现为病变平面以下的全部感觉丧失。
肢体感觉障碍的病人应注意避免接触温度过髙或过低的物体.如热水袋和冰块,避免烫伤、冻伤。
肌力的分级是对瘫痪患者进行评估的重要内容,其中,0级:完全不能动,无肌肉收缩;1级:可见或仅在触摸中感到肌肉轻微收缩,但不能牵动关节肢体运动;2级:肢体能够在床上移动,但不能抬起肢体;3级:肢体能克服地心引力,可以抬高,离升床面,但不能抗阻力:4级:肢体稍微能抗阻力运动;5级:正常肌力。
对瘫痪患者.护士应做好皮肤护理.勤翻身,防止褥疮发生:鼓励多饮水,预防泌尿道感染及便秘:尽早开始康复训练,每天对病人的患肢进行被动运动,病情稳定后鼓励病人做主动运动:尤其要注意观察肌肉无力有无侵犯呼吸肌,呼吸肌无力会危及患者生命。
腰椎穿刺术中患者取侧卧位,背部齐床沿,头向前屈,膝关节屈曲,双手抱紧膝部C字体位),使腰椎间隙增大。但勿过度弯曲以免影响病人呼吸。
腰椎穿刺术后应嘱病人去枕平卧4?6小时,以防出现穿刺后反应,如因放出脑脊液造成颅内压降低而导致的头痛、呕吐、恶心、眩晕等。
脑血栓形成最常兒的病因为脑动脉粥样硬化。起病缓慢,可先有头痛、眩晕、肢体麻木或TIA等前驱症状,常在睡眠或安静休息时发病,可无意识障碍,常见各种类型的偏瘫、失语。
对脑血栓患者,应采取平卧位,如头部抬高可加重脑缺血缺氧;避免情绪激动引起继发性脑出血;鼻词流质保证营养;注意保暖;头部严禁冷敷,避免加重脑缺血缺氧。
脑出血急挂期的患者,有高颅压表现,重者有发生脑疝危险。因此护理时应注意:绝对安静卧床休息,尽量减少头部的搬动,减少再出血和脑疝可能;头部略抬髙可减轻脑水肿;及时清除口腔分泌物和呕吐物,防止阻塞呼吸道;若48小时后病情稳定,可进食流食。
腰椎穿刺脑脊液检奄是最具诊断价值和特征性的检查。出血性脑血管病的脑脊液检查多呈血性,压力升髙,但需注意有明显颅内压增高者禁忌腰穿,以免出现脑疝。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脑脊液检查正常。
癫痫大发作时应立即帮助患者躺下,避免摔伤;侧卧位,防止分泌物误吸入呼吸道;不可喂水,防止误吸;切勿用力按压病人身体,防止骨折及脱臼;及时使用牙垫或压舌板塞人上、下曰齿之间,防止舌咬伤;给病人解开衣领、腰带,防止过紧压迫呼吸。
若癫痫发作在短时间内连续不断发生,间歇期病人意识始终不清,称为癫痫持续状态。
对于癫痫持续状态的患者,在给氧、防护等的同时,必须在短时间内终止发作,安定(地西泮)为首选药。
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首发症状多数为双下肢无力,然后向上肢发展。随病情进展,可出现吞咽困难、声音嘶哑、复视、头痛、大小便障碍等。
内科护理学(重要考点总结)-摘录
哪里医院治白癜风比较好北京中医治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