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肺气肿病因
肺气肿表现
肺气肿检查
肺气肿诊断
肺气肿治疗
预后保养
肺气肿预防

中医老年病学研究范畴

韩旭

医院主任中医师,省名中医

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学术发展之十四

中医老年病学研究范畴

一、中医老年病学概念

中医老年病学是用中医理论和方法研究老年期疾病的病因病机、证治规律,以及预防和调护的一门临床学科。属老年医学范畴,是老年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老年病是指人在老年期所罹患的、与衰老有关并具有自身特点的疾病。老年病包含的疾病范围广泛,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仅老年人才患的病,是在机体老化的基础上发生的增龄性失能疾病,如老年性痴呆、老年性白内障、钙化性心瓣膜病、老年肺气肿、前列腺肥大等;一是老年常见病、多发病,此类疾病虽亦发于青、中年期但与机体老化明显相关,随增龄发病率逐渐增高,如高血压、脑血管病、冠心病、糖尿病、恶性肿瘤等;再是老年人的患病率与其他各年龄段人基本相同的疾病,如感冒、外伤、慢性胃炎等。

关于“老”的定义,也就是“老”的年龄下限,我国古代文献中没有统一的标准。《庄子·盗跖篇》认为:“人上寿百岁,中寿八十,下寿六十。”《说文》提出“七十曰耄,八十曰耋,九十曰鲐背”。《灵枢·卫气失常篇》认为“人年五十以上为老”,而《太平御览》则谓:“六十曰老”。年联合国老龄问题世界大会上提出以60岁为老年期的开始年龄,我国遵此标准。最近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新的年龄划分标准,规定44岁以下称青年人,45~59岁的称中年人,60~74岁的称年轻老年人(中老年人),75~89岁的称老年人,90岁以上的称长寿老人。这个标准既考虑到发达国家,又考虑到发展中国家;既考虑了人类平均预期寿命不断延长的发展趋势,又考虑到人类健康水平日益提高的必然结果。相信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环境的不断优化,人们的物质、精神、文化文明和健康水平的不断提高,老年人的年龄界定将会再被刷新。

中医老年病学是一门临床专业课,它继承了历代医家有关老年病防治的学术思想和实践经验,同时又汲取了现代老年医学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成就,是临床各学科相互渗透、不断发展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中医老年病学作为老年医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而越来越受到重视,并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和实践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当今中医临床医学的发展成就,在我国乃至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老年病防治中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中医老年病学不但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而且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这些经验和理论,对于今后深入地研究和进一步开创既有现代科学内涵又有民族传统特点的中国老年病学,必将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

二、研究中医老年病学目的

研究中医老年病学的目的,是通过运用中医基本理论和方法手段,推迟老年人生理性老化,提高生存质量,促进老年人在健康基础上的长寿,做到年高不老,寿高不衰;同时积极防治老年性疾病,减少老年人疾病的发生,减缓疾病的发展,减轻疾病的程度,减少疾病的痛苦,减缓病理性老化,从而延长老年人为社会服务的时间,减轻社会和家庭的负担。

(一)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延长人类平均寿命

生活质量是人们对自己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健康水平、生活环境等诸多方面美满程度的感受和评价尺度。是对个体或群体感到的躯体、心理、社会等多方面生活适应能力的综合评价。上世纪70年代国外学者提出了健康期望寿命的概念,是指老年人应具有较高的生活质量,始终保持日常生活能力和较正常的生理功能,健康期望寿命的终点是日常生活能力的丧失。

平均寿命是指死亡的平均年龄。它代表一个国家和地区人口的平均存活年龄,是评价人民健康水平的指标。平均寿命的终点是死亡。年前,人类的平均寿命是18岁,年前为20岁,18世纪增加到30岁,19世纪末为40岁,20世纪后期发达国家已经达到70~80岁。我国解放前平均寿命35岁,上世纪50年代为57岁,80年代为67.8岁,90年代为68.9岁。提示着随着生存环境的改善和医疗水平的提高,人类平均寿命也逐渐延长了。目前人类平均寿命大幅度延长,主要原因是控制了传染和感染性疾病,使大部分人能顺利地活到中老年。

(二)加强慢性病的早期防治,控制高死亡率疾病

目前,疾病是影响老年人健康和威胁生命的主要因素。老年人常常患有多种疾病,由于未能及时诊疗等原因,病情逐渐加重且容易发生各种并发症,从而较早的丧失日常生活能力,而使老年人生活质量下降。当下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因素主要是慢性病而不是急性病。这些慢性病主要包括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癌症、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痴呆等,同时这些慢性病亦是老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身体出现一些退行性病变,身体抵抗能力逐渐降低,患急性病后如不妥善处理,很容易转成慢性病。因此,应加强老年慢性病的早期防治的研究,努力探索疾病的早期诊疗方法,控制疾病的发生发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致残率、病死率,维持和改善日常生活能力,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有学者预测,如能控制和消灭这些高死亡率的疾病,减少病理性老化,人类的平均寿命就可以延长15年。因此,攻克这些疾病应作为近期的战略目标。

(三)减缓生理性老化,接近或达到最高寿命

最高寿命是指在没有外因干扰条件下,从遗传角度人类可能存活的最大的年龄。最高年龄与老化速度密切相关,老化愈快,寿命愈短,反之则长。人类最高寿命相当于性成熟期(14~15岁)的8~10倍,生长期(20~25岁)的5~7倍,细胞分裂次数(40~60次)的2.4倍,即~岁。这与中医两千年前就认为人类最高寿命为岁左右基本相符。由于人类受生存环境和疾病的影响,目前人类寿命与最高寿命的差距较大,但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人类的平均寿命将逐渐接近或达到最高寿命。当老年慢性病得到控制后,人类的死亡原因可能主要是生理性衰老。要想使人类寿命接近或达到最高寿命,关键在于推迟生理性老化,减慢老化速度。因此加强老化机制的研究,是老年医学的重要任务之一。目前国内外学者正在从整体、组织、细胞及分子水平上探索老化的本质。一旦老化机制得到阐明,发现真正有效的延缓老化的药物,就能接近或达到人类的最高寿命。

三、中医老年病学研究内容

老年病学研究范围广泛,除儿科和产科外,其它临床各科都有老年病学的内容。中医老年病学是运用中医理论和方法,研究老年病的预防、老年流行病学、老年病的辨证诊断与治疗、老年康复医学和老年保健养生医学的一门学科。

(一)老年病的预防

老年病的预防包括一级预防—病因预防,二级预防—发病期的预防和三级预防—慢性病后期的预防。研究的重点是中医药在老年病保健中的作用和把老年医疗保健纳入国家三级医疗卫生网,加强老年病防治措施,使广大老年人都能享受到较好的医疗卫生保健。

(二)老年流行病学

老年流行病学是研究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和致残、致死的原因,探讨影响人体老化的因素,分析老年常见病和特发病的发生发展规律、病因病机特点、临床表现和症候特征,以及预后与转归等,为老年病的防治提供良好的对策。

(三)老年病的辨证诊断与用药治疗

研究老年人病史采集、老年人体格检查、老年病辨证标准诊断、治疗要点及老年人用药的特殊性,对药物治疗的依从性、多种药物同时使用和药物配伍使用的注意事项、药物疗效反应和药物不良反应等。

(四)老年康复医学

研究老年残疾患者如何在身体功能、精神及职业上进行康复的学科。以伤残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医疗体育、作业疗法、物理疗法、手法治疗、电子仪器、针灸、火罐、按摩及气功等手段进行康复治疗,目的是消除或减轻患者功能上的缺陷。世界卫生组织把康复医学归属于第四类医学,老年康复医学包括:①预防性康复处理,即通过管理来增强老年人的体质;②一般性医疗措施,主要针对原发病进行临床处理;③有目的地恢复功能,即针对残疾进行康复医疗。

(五)老年保健养生医学

老年保健养生医学是研究预防老年常见病的措施和保护老年人心身健康方法的学科。开展卫生教育,普及老年保健知识,如饮食卫生与营养、体育锻炼与健身、卫生习惯与健康、生活制度与长寿等。

门诊地点:医院门诊三楼

专家门诊时间:每周三、六上午,周四下午









































北京白癜风怎么办需要多少钱能治好
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pdehq.com/fqzjc/53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