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善本草?葡萄酒之“五和饮”的思路来源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传统医学传承。它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五行”以及“和”理念和养生文化,辅以葡萄酒的现代养生研究成果,通过名老中医配方,现代科学技术提取,调酒大师精心配制,独创了一种有益身心、辅助养生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健康葡萄酒饮品。
葡萄酒是世界的,中国也是葡萄酒的发源地之一,河南舞阳县贾湖遗址中就发现了早在年前古人制作葡萄酒的痕迹。
从汉代张骞西域出行带回了葡萄和葡萄酒酿造技术,葡萄酒就在中国扎下了根。魏晋南北朝时期,葡萄酒普及,并形成了盛唐时期灿烂的葡萄酒文化,元朝达到了葡萄酒业和葡萄酒文化的鼎盛时期。两千多年,中国葡萄酒一直是国人饮料,并形成了中国人特有的饮酒文化和仪式。
年,爱国华侨实业家张弼士在烟台芝罘创办了张裕葡萄酒公司,并在烟台栽培葡萄,这是我国葡萄酒业经过二千多年的漫长发展后,出现的第一个近代新型葡萄酒厂,贮酒容器也从瓮改用橡木桶,西方葡萄酒文化随之渗入,葡萄酒的饮用仪式逐渐被西方传统所替代。
葡萄酒不仅是世界性的饮品,更是一个国家的文化的缩影。西方的葡萄酒发展历史久远,文化底蕴浓厚,而中国葡萄酒的历史文化过去辉煌,但由于文化传承的断层,中国葡萄酒的文化也处于荒漠之中。
不可否认的是,现代中国的葡萄酒消费正在学习和接受欧美的葡萄酒文化,大部分消费者通过影视剧,广告片和网络了解葡萄酒认识葡萄酒。但深层次的西方葡萄酒文化在中国酒文化的环境中遇到了水土不服,导致大多数葡萄酒的消费者往往由于不得“要领”而放弃了葡萄酒。造成了中国葡萄酒市场的逐渐萎缩。
中国的酒文化自成体系,不论是白酒、黄酒、果酒,中国人都有着自己一套饮酒的文化和仪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酒有三个重要的用途:履行仪式、消除忧虑和治愈疾病。酒渗透于整个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中,从文学艺术创作、文化娱乐到饮食烹饪、养生保健等各方面,酒在中国人生活中都占有重要的位置。
王翰的《凉州词》中“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正是中国人饮用葡萄酒的豪迈所在。仅仅把葡萄酒看成是舶来品,照搬西方“贵族式”的饮酒模式,就像吃西餐牛排一定问“几成熟”,必须用刀叉一样,没有那种“文化”底蕴,往往就是“东施效颦”,找不到根本,失去了自我,也就失去了中国人饮酒的乐趣。
“没有文化,葡萄酒就是昂贵的饮料”。因此用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创造适合中国本土的葡萄酒文化,提倡适合中国人饮用葡萄酒的习惯和仪式,是开拓葡萄酒新的消费市场的必要手段。
五行,也叫五行学说,是中国人认识世界的基本方式。五行的意义包涵借着阴阳演变过程的五种基本动态:金(代表敛聚)、木(代表生长)、水(代表浸润)、火(代表破灭)、土(代表融合)。中国古代哲学家用五行理论来说明世界万物的形成及其相互关系。它强调整体,旨在描述事物的运动形式以及转化关系。阴阳是古代的对立统一学说,五行是原始的辩证统一的系统论。
《黄帝内经》告诉我们,人体的五脏与五行有着密切关系: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五行养生讲究“五行、五气、五脏、五味、五色”的彼此勾连,相互提携,相生相克。五行和谐事关身体运行健康,要达到相互平衡,相互和谐,缺一不可,这也是中国文化“和”的初心所在。
“和”思想是中国文化体系中的一种重要哲学思想。这一哲学思想的本质是“和而不同”与“和实生物”。所以,“和”意味着由相和的的事物融合而产生新事物。这不仅仅是平等相处了,而是更进一步的——不同事物互相依存,彼此吸取营养的意思,即“相生”的理念。老子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荀子说:“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和”揭示了宇宙运动规律,是自然的最佳境界和终极状态。
中国传统医学认为心身健康的本质是和谐:天人和、心身和、气血和。
积善本草葡萄酒之五和饮,寓意明了:“五”寓意“五行、五气、五脏、五味、五色”,“和”则代表了和谐平衡,相助相生。
中医养生讲究整体调节,其核心是“和”。中医之“和”源于《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曰:“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
积善本草?葡萄酒之五和饮即是通过五味之酒,调节失和,达到心神舒畅,平衡统一,身体健康的目的。
润和饮(金):润肺之饮。肺喜润恶燥,秋天气候干燥容易伤肺,食物辛辣也容易伤肺。养肺要经常食用滋润之品,肺得到滋润,方能发挥肃降的功能,否则,肺失肃就会咳嗽不止,同时肺气受伤,气短懒言,全身无力。润和饮配方组成有百合、杏仁,百合性寒,具有养阴润肺,滋养胃阴,清心安神的功效,杏仁性苦、微温,有滋润肺燥,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的功效。二者合用,具有补肺气、润肺养阴,滋养胃阴的效果,既能补充脾肺之气,又能滋养肺胃之阴,适用于气力不足,干咳,口干津液缺乏。
怡和饮(木):保肝之饮。怡即怡情志,和即和气血,肝主疏泄,一是疏泄情志,二是疏泄饮食,也就是说心情的好坏,饮食物消化功能如何,均与肝有密切的关系。怡和饮由枸杞、枳椇子组成,枸杞子性平,具有滋补肝肾,润肺明目的功效,枳椇子利水消肿,除烦止渴,醒酒通便安神。二者合方具有补肝肾润肺,利水消肿,解酒毒,安神通便的效果,可谓补中有泄,补而不燥,又能通过补肝而解毒,调和心情,安神促进睡眠,既能防醉酒,又能利水、催眠、还能保持肝脏功能的畅达。
天和饮(水):护肾之饮,肾为先天,脾为后天,因此天地称谓是指肾脾二脏而言。肾为先天,主元气,为人身的原动力,肾虚精亏则全身代谢能力,免疫力均下降,肾气为激发人体的活力,有类似激素的意思。组方芡实、黄精,芡实性味甘平涩,有益肾固精、健脾止泻、除湿止带等效果,黄精性味甘平,具有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的功效,二者合用,可补肾阴肾阳,补益精血,除湿健脾。可增强免疫力,调整内分泌代谢,增强生命的活力,适合于脾肾肺俱虚,抵抗力下降,或者腰酸乏力,容易疲劳等。
神和饮(火):养心之饮,心主神志,主血脉,神志安定,心脏得到调养,才能推动血液循环运行。神和饮组成有莲子、龙眼肉。莲子性平,入脾、心、肾经,具有补脾益气,养心安神,益肾涩精的功效,龙眼肉性温,功能补益心脾,养心安神。二者合用,既能增强养心补脾的功能,又能强化安神促眠的效果,适合于心脾两虚,血不养心,贫血心悸,睡眠不好。
地和饮(土):健脾之饮,脾胃主消化,居于中焦,属土,可提供万物滋生的土壤,故调和脾胃的饮品称之地和饮。组成为山药、麦芽。山药为甘味,具有健脾养胃的功效,用于脾虚、肺虚、肾虚,能够增强脾胃功能,促进消化,促进肠蠕动,还有补肾涩精,润肺止咳的功能;麦芽性甘平,具有行气消食,健脾开胃,消胀除满的功效。二药合用,可增进饮食,健脾开胃,消积除胀,适合于脾虚食欲不好,消化不良。
我们的老祖宗喝了几千年的葡萄酒,伴着丝竹曼舞,就着月饼饺子,依然风情万种,畅快淋漓。
中国人饮酒,饮的是心境,喝的是环境;饮的是情怀,喝的是养生。
高兴的时候,喝着喝着就醒了;
心凉的时候,喝着喝着就热了;
失眠的时候,喝着喝着就睡了;
疲惫的时候,喝着喝着就好了;
伤心的时候,喝着喝着就忘了;
硬撑的时候,喝着喝着就哭了......
自己喝酒,喝的是心情舒爽,依照心情,金木水火土挑着来,也可以依照感受,静心、养肝、健脾、补肾、润肺轮着喝,酒随心情,喝随感觉......
和爱人喝酒,喝的是情投意合,意趣盎然,葡萄酒可以配牛排,也可以配花生米,饮酒半酣正好,花开半时偏妍。......
和爸妈喝酒,喝的是温情暖暖,喝的是爱心泛滥,他们高兴了,你就高兴。
和朋友喝酒,喝的是情真意切,微醺交心。称兄道弟,扶持一生。
朋友聚会,谈论健康,谈论养生,每个人都是一个养生专家,为别人嘘寒问暖,为别人身心愉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自知之明。
逢年过节,送亲朋送好友一套五和饮,送传统,送文化、送健康,送关怀......
积善本草?葡萄酒之五和饮的养生理念来源于中医药的“药食同源”以及古老的中医“五行”思想,讲究的是“天人合一,自然平和”。五和饮,采用既可作食物又可以做药物的的枸杞、山药、杏仁、芡实等等常见植物,根据五行理论,对应调节人体五大系统的平衡、和谐和协调。
积善本草葡萄酒结合传统葡萄酒保健作用,由首都名中医专家团队根据“五行”养生理念拟定药食同源“五和饮”本草配方;道地寻踪(北京)健康产业科技有限公司遍寻全国道地本草;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许旭东教授团队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提取有效成分;马丁酒庄国家一级品酒师田疆先生团队采用怀来产区优质葡萄基酒精心调配酿造,成为既保留传统葡萄酒的清雅细腻、惬意芬芳,又兼具中医药文化特色的保健养生国潮葡萄酒。
适合馈赠亲友、小酌独饮、更适合两人世界、阖家欢宴、朋友聚会……
产品特点
mL*5小瓶,螺旋瓶盖,饮用方便
适合独酌微醺,更适合把酒言欢,馈赠亲友
用“白虎、青龙、玄龟、朱雀、应龙”五大神兽对应“金、木、水、火、土”展现“五行”文化;
以“金、木、水、火、土”对应“润和、怡和、天和、神和、地和”揭示“润肺、舒肝、养肾、静心、健脾”的中医养生理念;
精美五联瓶包装
用魏碑、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的五种楷书“福”字构成“五福临门”的心意
中国红的颜色体现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红红火火的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