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慢阻肺日
WHO(世卫组织)将每年11月第三周的周三定为世界慢阻肺日。今年的主题是“改善慢阻肺生活,无论何人与何地”。
11月18日
世界慢阻肺日
WorldCOPDDay
改善慢阻肺生活
无论何人与何地
世界慢阻肺日
慢阻肺
您患有慢性咳嗽?时常咳痰吗?
您常常有胸闷、呼吸急促、气喘的症状吗?
好消息好消息!
“世界慢阻肺日”大型免费筛查活动
即将开始啦!
年“世界慢阻肺日”
医院
大型免费筛查活动
年11月18日(星期三)上午9:00-11:30
医院门诊楼1楼
当天所有咨询患者可以免费进行慢阻肺筛查仪检查;慢阻肺患者可以免费行肺功能检查(限20例)。
医院内二科(呼吸内科),
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慢阻肺吧!
秋季节对呼吸道患者并不是那么友好,咳、痰、喘就像是与北风约好,总是如约而至,从不缺席。
你知道“世界慢阻肺日”的来历吗?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有6亿人患有慢阻肺,平均每年约有万人死于慢阻肺,慢阻肺已成为次于脑血管病、心脏病、艾滋病的世界第四大致死原因。但至年可能上升为世界第三大致死原因。
因而,帮助人们提高对慢阻肺的认识,改善慢阻肺诊断不足和治疗不力的现状,经多国呼吸病专家的积极倡议,年的11月20日正式成为首个世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日,至今已是第19个年啦!
什么是慢阻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英文简称“COPD”,就是人们常说的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主要症状为长时间咳嗽、咳痰以及气短,是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的总称。
慢阻肺具有进行性、不可逆特征。临床表现为长期反复咳嗽、咳痰和喘息,久而久之将演变成肺心病,最后可能累及全身各系统。慢阻肺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的特点,患病周期长、反复急性加重、有多种合并症,严重影响中老年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给家庭造成沉重的医疗负担。
慢阻肺是怎么形成的
1.最常见“有毒颗粒或气体”源于吸烟。
烟草烟雾中含有种以上的化学物质,对人体有害的成分几百种。这些有害成分相互组合成颗粒物:>10pm的是我们看到的烟雾,可以沉积在口咽部;而<2.5pm颗粒物可以自由进入我们的呼吸系统。0-5pm的颗粒物可以沉积在我们的大大小小的气管、支气管、毛细支气管、肺泡内,并且<2.5pm的通过肺泡的血气交换进入血液,播散到全身任何组织与器官。我们的支气管、毛细支气管、肺泡长年累月地被这些有害颗粒与气体侵蚀,焉有不坏之理。早期,肺部为了反抗这些“有毒颗粒或气体”侵略,采取咳嗽咳痰的办法,后来肺泡、细支气管被侵蚀的失去弹性,气体进出困难,我们会感觉到气短、呼吸不畅。如果直到呼吸困难才去看病,可能为时已晚。
2.植物性燃料
燃烧柴草等燃料所产生的烟雾和烹调的油烟导致的。
3.空气污染与职业环境暴露
除了吸烟以外,“有毒颗粒或气体”还来源于空气污染、雾霾沙尘暴。有些职业处于高粉尘环境,也是慢阻肺的原因之一。
4.年龄随着年龄增加肺的自然退化、支气管哮喘、遗传因素、感染等因素。这些相对于吸烟来说,都是少见原因。
5.高危人群
35岁及以上人群伴有慢阻肺主要症状、吸烟史、职业粉尘暴露史、化学物质接触史、生物燃料烟雾接触史、慢阻肺家族史等情况。
慢阻肺重要的在于预防,远离危险因素;40岁以上人群定期检查肺功能,争取早发现、早治疗;得了慢阻肺,规律治疗,延缓病情的发展。
为了自由的呼吸,请从今天开始预防慢阻肺!
“世界慢阻肺日”宣传核心信息
1慢阻肺早发现早治疗至关重要,肺功能检查是诊断慢阻肺的金标准。
240岁及以上人群伴有慢阻肺主要症状、吸烟史、职业粉尘暴露史、化学物质接触史、生物燃料烟雾接触史、慢阻肺家族史等情况,应警惕慢阻肺,建议每年进行一次肺功能检查。
3慢阻肺需要长期治疗,首选吸入疗法,应用支气管扩张剂是最核心的治疗措施。治疗目标是防止疾病进展、减轻症状、改善运动耐力、改善健康状态、预防和治疗并发症、预防和治疗急性加重、降低死亡率。
4慢阻肺急性加重主要表现为气促加重,常伴有喘息、胸闷、发热、咳嗽加剧、痰量增加、痰液颜色和(或)黏度改变等,其最常见的诱因为呼吸道感染(尤其是病毒感染),通常可以预防,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医院就诊。
5慢阻肺患者需要做好长期自我管理,可在医生指导下戒烟、接种流感和肺炎球菌疫苗、坚持长期规律用药、合理膳食、适量的康复训练、长期家庭氧疗等,这些措施均可有效减少急性加重和住院次数,维持病情稳定,提高生活质量。
6吸烟是导致慢阻肺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戒烟是慢阻肺的重要预防和治疗措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