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肺气肿病因
肺气肿表现
肺气肿检查
肺气肿诊断
肺气肿治疗
预后保养
肺气肿预防

正是赶走慢性肺疾病的好时候

“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的理论,春夏季是大多数慢性肺疾病患者的相对缓解期,这时气候渐热,人体腠理开泄,这时用一些温养的药物来调和脏腑,人体阳气得天阳相助,有助于辛香、逐痰、通经之药与经络共同作用而达到温阳利气、祛散伏痰、调整机体免疫功能和内在平衡,从而发挥防病治病的作用,增强身体抗病能力,预防本病在冬季发作,或减少发作”。

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慢性肺疾病在45岁以后随年龄增加而增加。慢性肺疾病最终可发展成不可逆的病变,可出现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症候。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气道的一种慢性过敏反应炎症性疾病。以气道高反应性和可逆性气道狭窄为特征,表现为反复发作性喘息、胸闷和咳嗽等症状。

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上以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及反复发作为特征。

肺气肿:是指由于吸烟、感染、大气污染等有害因素刺激,引起终末细支气管远端(呼吸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和肺泡)的气道弹性减退,过度膨胀、充气,肺容量增大,并伴有气道壁的破坏。

肺心病:全称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由于慢性支气管肺疾病等引起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进而引起右心室肥厚、扩大,甚至发生右心功能衰竭的心脏病。

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与肺气肿、肺心病的关系

慢性支气管炎的后期常并发肺气肿、肺心病等。支气管哮喘病程愈长,气道阻塞的可逆性愈小,也可形成肺气肿、肺心病。由于发展到肺气肿、肺心病对人体的危害极大,故防治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慢性肺疾病的意义非常重大。

病变部位发生改变:气管、支气管—肺—心脏

病情由轻到重:炎症—通气阻塞—呼吸衰竭、心力衰竭

肺、脾、肾三脏与慢性肺疾病的关系:

肺主气,是五脏中与气关系最为密切的内脏,这是因为肺是人体气的主要来源之一,其司呼吸功能的正常与否,直接影响着气的生成。又“肺主皮毛”,“开窍于鼻”,卫气不足,呼吸道防御机能和免疫调节能力下降,则易受邪侵,致使肺气郁遏,宣降失常。因此肺气虚是慢性肺疾病发生发展的首要条件。同时病久则外邪郁而化热,化燥伤阴。故肺气阴两虚尤为多见。

脾胃居于中州,通连上下,为升降之枢,脾健胃纳正常,气机升降有序,则肺气宣发肃降才能如常。若脾胃虚弱,脾阳不足,中虚失运、精微不化,乏于升降,水湿不运,悉聚为痰,金乏土培,痰浊渍上,则咳、痰、喘诸症作矣。“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

肾主纳气,肾之元阳为一身阳气的根本,即“气根于肾,亦归于肾,故日肾纳气,其息深深”。”由此可以看出肺功能的正常运转,有赖于命门真阳的温养,肾纳气功能直接影响肺主气功能。若肾阳虚衰,蒸腾气化功能减退,水气内停,上泛射肺则肺失肃降,而喘、肿并见。

病久延及他脏:肺与心脉相通,肺气辅佐心脏运行血脉,肺虚治节失职,久则病及于心。心阳根于命门真火,如肾阳不振,进一步导致心肾阳衰,可以出现喘脱等危侯。

综上所述,慢性肺疾病的病性为本虚标实,病位初期以肺为主,若长期反复发作,日久则由肺及脾、肾,晚期以肺、肾、心受损同见,在平时也多表现为肺、脾、肾等脏气虚弱之候。

中医药防治慢性肺疾病:

1、发作期:轻度发作可用,中重度发作可辅助治疗。

2、缓解期和稳定期:中医提倡“扶正固本”和“冬病夏治”等原则预防和治疗慢性肺疾病。其本质更重于预防,故中医药对慢性肺疾病的缓解期和稳定期尤宜。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疾病的原则与方法:

治疗目的主要是使急性发作期病人迅速解除症状;使缓解期病人能有效地预防复发。在轻度发作期,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疾病即可得以缓解。如果在中度发作期或病情进一步加重时,应在中医辨证施治基础上,积极使用西医止咳、解痉平喘,祛痰,抗感染,补液,纠正酸中毒等对症处理。缓解期应以中医辨证施治为主,预防复发。病情稳定后,可采用中成药以资巩固。

你,需要补肺了!老中医

如意定喘丸

[功能]宣肺定喘、止咳化痰、益气养阴。

[主治]用于肺气阴两虚所致的支气管哮喘,虚劳久咳,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

适应症:支气管哮喘、虚劳久咳、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

临床运用指导:如意定喘丸多用在慢性肺疾病的缓解期和稳定期。在急性发作期,如是轻度发作,也可以运用本产品;如是中重度发作,宜中西医结合治疗。

如意定喘丸工艺特点为:浓缩水丸

使用说明

口服。一次2-4丸,一日3次。30天为一疗程,在咳喘发作期间,按最大量服用,咳喘消失后,每次2丸,早晚各一次,逐渐减量,巩固疗效。建议哮喘病患者在病情缓解后巩固服用2-4周。在冬季可预防性使用。

孕妇忌用,忌烟酒辛辣食物。

如意定喘丸特点

l国家中药保护品种

l纯中药制剂

l道地药材

l工艺优势

l标本兼治,养治结合

l安全有效,适宜长期服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pdehq.com/fqzjc/1205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