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在中医学中,属“咳喘”“肺胀”“喘息”“痰饮”“喘证”等病证范畴。认为阻塞性肺气肿的发生,多因久病肺虚、痰浊湍潇留,每
因再感外邪诱发而使病情加重。正如《症因脉治喘证论》所曰:“肺胀之因,内有郁结,失伤肺气,外复感邪,肺气不得发泄,则肺胀作矣。”
痰浊莲肺型
咳嗽痰多,色白黏腻,短气喘息,怕风易汗,脘痞纳少,倦怠乏力。舌质淡苔浊腻,脉小滑。
化痰降气,健脾益肺。
1.主方三子养亲汤(《韩氏医通》)合六君子汤(虞抟拔《医学正传》)加减处方:紫苏子15克,白芥子10克,莱旅旅子12克,党参15克,白术12克,茯苓12克,法半夏12克,陈皮6克。北杏仁12克,紫莞12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痰从寒化为饮,见表寒里饮证者,加麻黄10克,桂枝10克,细辛3克,干姜9克。
2.中成药
(1)三蛇胆半夏末,每次1~2瓶,每日2次。
(2)三蛇胆陈皮末,每次1~2瓶,每日3次。
(3)猴枣散,每次1瓶,每日2次。
3.单方验方益肺养心汤
处方:党参15克,麦冬12克,五味子5克,石菖蒲5克,麻黄5克,杏仁12克,炙甘草5克,瓜萎皮15克,莲白15克,枳壳10克,厚朴10克,法半夏10克。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服2剂。
痰热郁肺型
咳逆喘息气粗,烦躁,胸满,痰黄稠难咳,或身热微恶寒,口渴,便干尿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清肺化痰,降逆平喘。
1.主方桑白皮汤(张介宾《景岳全书》)加减处方:桑白皮18克,瓜萎仁12克,黄芩12克,栀子10克,石膏30克,金银花15克,荨孪荡子15克,川贝母10克,甘草6克。水煎服
2.中成药复方蛇胆川贝末,每次1~2瓶,每日3次
3.单方验方清肺化痰汤
处方:鱼腥草30克,青天葵12克,苇茎20克,浙贝母、草茄子、瓜萎仁各12克,黄芩10克,杏仁12克,甘草6克。水煎服。
肺肾气虚型
呼吸浅短难续,声低气怯,甚则张口抬肩,倚息不能平卧,咳嗽痰白如沫,心慌,形寒汗出。舌淡或紫暗,脉沉细数无力,或有结代。
补肺纳肾,降气平喘。
1.主方金匮匮肾气丸(张仲景《金匮要略》)加减处方:熟地黄15克,山茱黄12克,山药15克,获苓12克,牡丹皮6克,泽泻12克,熟附子10克,肉桂5克黄芪15克,党参12克,法半夏12克,沉香6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
2.中成药固肾定喘丸,每次2克,每日3次。
3.单方验方
(1)平喘固本汤(医院验方)处方:党参15克,五味子6克,冬虫夏草6克,核桃肉12克,灵磁石18克,坎脐、紫苏子各15克,款冬花12克,法半夏12克,橘红6克。水煎服
(2)杏桃散(方药中等《实用中医内科学》)处方:杏仁、核桃肉各60克,共研为细末。每次用药末3克,每日3次,蜂蜜少许调服。
饮食疗法
(1)蛤蚧瘦肉汤:蛤蚧半对,猪瘦肉克,共煲汤服用,每周2次。
(2)党参北杏猪肺汤:党参30克,北杏仁12克,猪肺克,共煲汤,调味服食。
(3)冬虫夏草炖胎盘:冬虫夏草12克,鲜胎盘(人、猪、牛均可)半个至1个,隔水炖熟,调味服食。
(4)贝母冬瓜:冬瓜一个,切去上端当盖挖出瓜额,填人浙贝母12克,杏仁10克,冰糖少许人锅内蒸熟后早晚分服。
(5)南瓜膏:南瓜3个去籽切块,加水煮烂取汁,填入麦芽0克及生姜汁50克,文火熬成膏,每日服70克。
(6)蛤蚧童子鸡:蛤蚧1对,童子鸡1只(0克左右)。童子鸡去毛及内脏,洗净,与蛤蚧及葱、姜、盐一起加水,炖熟烂,吃肉喝汤。每周2~3剂,每日1次,随意食用。
(7)芝麻羹:黑芝麻克,白蜜、冰糖各克。黑芝麻与适量生姜汁同炒,白蜜蒸熟,冰糖捣碎蒸溶,各味混匀贮瓶备用。早晚各服1匙,每日2次。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