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冬至大吉之日
12.21Festival冬·至
冬至又名“一阳生”,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公历12月21日~23日之间。
古人认为自冬至起,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天地阳气开始兴做渐强,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是大吉之日。
十一月中。夜长昼短,古人这一天要祭祖,然后彼此贺冬。“其夜,家奉神佛前并主人卧室燃灯达旦,主家宅光明,攒火围炉,合家共坐,以助阳气”,与除夕守夜差不多了。北方人爱说“冬至饺子夏至面”,其实,《燕京岁时记》的说法也是“冬至馄饨夏至面”,因为馄饨颇似天地浑沌之象,正应合冬至一阳初生。
节气简介为何冬至被视为一年中最安静的长夜?
这是为顺应阳气刚萌动的天时地理,古时,这一日要关闭城门,关闭市场,停息战事,禁止喧闹。同时,也寓意新生命的开始。
九九消寒
冬至一到,开始数"九"。在古代,入九以后,文人墨客喜欢搞消寒活动,择一"九"日,相约九人饮酒("酒"与"九"谐音),席上用九碟九碗,成桌者用"花九件"席,以取九九消寒之意。
祭天祭祖
按照南方的习俗,冬至与清明节一样重要,都要祭奠亡灵。一年中,除夕、清明、七月十五与冬至,一共四次,怀念故人。同时,有的地方也祭祀天神、土地神,叩拜神灵,以祈福来年风调雨顺,家和万事兴。
冬至民俗,知多少?冬至,是养生的大好时节。
”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此时进补养生,同时,还应学会“冬藏”,养精蓄锐,进补身心
《黄帝内经》上说:“冬三月,此谓闭藏”,“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去寒就温,无泄皮肤,逆之则伤肾”。这段文字旨在提醒我们注意“避寒”、“防寒”。
寒气是导致众多疾病的直接原因。寒性凝滞会使经脉气血阻滞不通,不通则痛;寒性收引会令经脉拘挛抽搐,关节屈伸不利等。尤其是年老体弱者,遇到寒气侵入,一些呼吸道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等都很容易发生,所以天气寒冷时,出门最好戴上暖帽、口罩,避免寒气的侵入。
冬至·保暖防寒冬至,人体内阳气蓬勃生发,最易吸收外来的营养而发挥滋补功效。此时节如能科学地运用养生之道,调理得当,将有助于保证旺盛的精力而防早衰,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但人体的体质有阴阳寒热之别,脏腑气血的盛衰千差万别,因此进补方案需因体质制宜、因病制宜,在吃补药前先要调理好脾胃,或先吃一些“开路方”,才补得进去,尤其是老年人。
此外,冬至时节饮食还应做到“三多三少”,即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多;糖类、脂肪、盐少。饮食宜多样,谷、果、肉、蔬合理搭配,适当选用高钙食品。食宜清淡,不宜吃浓浊、肥腻和过咸食品。
冬至·养生冬至,到了
此时,静好...
冬至阳生春又来。
祝最在乎的你
平安如意。
来源丨网络
编辑丨钱强文
END
中科白癜风医院微信治疗白癜风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