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载于《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年第3期
背景:对于重度肺气肿患者而言,放置单向支气管内活瓣的经支气管镜肺减容术是一种可能有效的治疗方法。然而迄今为止,其疗效有限,但有假说认为本技术将在那些没有肺叶间侧支通气的患者中取得比具有侧支通气患者好得多的疗效。
方法:本研究将无侧支通气的重度肺气肿患者随机分为经支气管镜支气管内活瓣治疗组(EBV组)和持续标准治疗组(对照组)。主要研究指标为从基线起至6个月时的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6min步行距离的变化。
结果:在招募的84例患者中,共有16例被剔除(13例存在肺叶间侧支通气、3例叶段不适于放置支气管内活瓣)。其余68例患者[平均年龄为(59±9)岁,女性46例]随机分为EBV组(34例)或对照组(34例)。基线时,FEV1和FVC分别为预计值的(29±7)%和(77±18)%,6min步行距离为(±86)m。意向治疗分析结果显示,从基线至6个月时,EBV组较对照组有显著改善:EBV组FEV1值较对照组增加了ml(95%CI为55~,P0.01),FVC值增加了ml(95%CI为~,P0.01),6min步行距离增加了74m(95%CI为47~,P0.01)。至6个月时,EBV组共发生23例严重不良事件,对照组发生5例(P0.)。EBV组有1例患者死亡。EBV组治疗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包括气胸(18%)和需要重新置入活瓣(12%)或移除活瓣(15%)的事件。
结论:支气管内活瓣治疗显著改善了无肺叶间侧支通气的重度肺气肿患者的肺功能和运动能力。
(收稿日期:-12-13)
(本文编辑:吕小东)
北京白癜风治疗中心北京看白癜风多少钱